折子里,
永琰哭诉:
目睹京师百姓陷入饥馑,心如刀绞,然而才具浅薄,只能散尽府中家财接济贫苦旗丁,嘉亲王自他以下所有人一天2顿粥。
千难万难,求皇阿玛赐下良策。
天家无父子
果真如此。
不过,和珅也不由得赞叹,嘉亲王这个时机和态度拿捏的很好。
老爷子就是再愤怒,这会也不宜动这个儿子。
……
乾隆冷不丁开口:
“和珅,你素来擅长理财,是朝廷里少有的明白人。你说说?”
“奴才觉得如今大清正值危难,各督抚各部堂都应自力更生,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事事向皇上伸手。”
乾隆的面色稍稍缓和。
指着旁边的凳子:
“和珅,你坐。”
“嗻。”
望着乖巧懂事的宠臣和珅,乾隆心里感慨,生子当如钮祜禄
永琰,
他要是有和珅的7分懂事
朕就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喽!
……
“那你说,如今漕粮制度名存实亡,粮食岁入锐减一半。朝廷该优先保证哪些人吃粮?”
“奴才觉得,前线将士的粮一定不能短缺。”
乾隆默默点头。
和珅继续说道:
“京师满汉官佐的禄米也不能短。”
乾隆点头,中枢当然要保。
“蒙古王公们的赏赐,尤其不能短。”
乾隆再点头,当前,草原不能乱。
朝廷需联手蒙古王公,将更多的控弦之士送上战场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