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窈见状,说:“要不我也抱一会?”
就?是她背着不到十斤的夏禾,走了这么久,也有了沉甸甸的感觉。
沈靳摇了摇头:“背篓里头的东西没多重,歇一会,我还能?坚持。”
苏窈呼了一口气。
这生产队也没个人能?帮忙看孩子,不然孩子不带去也会轻松很多。
歇了十分钟左右,他们又开?始向着公社的方向走去。
期间夏苗醒了,自己?要求下来走路。
一个半小时多一点,他们终于到了公社。
现在是农忙,公社道上也没多少人。
公社没多大,几步路就?能?知道国营供销社和国营小菜市场,还有粮站都在什么地方,也不用着急。
沈靳依着记忆带着苏窈直奔小菜市场。
小菜市已经有很多人了,肉档前也排了队伍。
苏窈忙把?肉票和钱给了沈靳,让他去排队,叮嘱他:“一定要肥一点。”
而?她就?拎着十来斤重的背篓到卖菜的位置上。
外头人挤人买菜,她很艰难才挤到里头,大声问售货员:“还收竹笋吗。”
外头的人一听竹笋,都说:“我要、我要!”
售货员听到有人抢着要,就?说:“收。”
转头喊了个人去收竹笋。
那人拿着个称出去,一颗一颗来称,一共是十三斤七两,也是两分钱一斤。
背了一路这十几斤的竹笋,到手?也不过是两毛七分。
钱真难挣。
把?竹笋卖出去后,她转头一看,沈靳还在排队买肉,她就?去和他说:“那我先去排队买粮了。”
这年代的粮,每日都有定量,而?且也不能?一下子买太多,一个人好像一次限量两斤,去得晚就?没了。
苏窈赶到粮站就?开?始排队。
等排到她的时候,售货员看了眼她的穿着,再?看向她手?上拿着的细粮票,问:“细粮可以粗粮,这样会更划算,换吗?”
苏窈一听,问:“粗粮都有什么?”
“山药和红薯都是一斤粮可以换五斤,也是一个价,三分钱一斤。黄豆和玉米面?是可以换两斤,一斤九分钱。”
苏窈:“那都给我换了,山药和红薯换五斤,黄豆和玉米面?也换各一斤。”
售货员很快就?给她称好了:“三毛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