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衬多少啊。
管秀珍眼珠子转了转,琢磨起来,这么一看就知道大闺女肯定是比二闺女有出息了。一个家里不可能几个孩子都不下乡,领导干部也做不到的啊。
他家老大如果不下乡,虽说老二小了点,今年能躲过去,但是明年必然不能了。
就算是勉强明年能,后年想来也不能。
一个注定要下乡的闺女,她根本不指望,这么看倒是招娣更有用。她去那边做小保姆,不仅能养一养,也能认识一些做领导的。到时候嫁了个好的不会不帮衬家里。
管秀珍想到这里,柔声:“我对这个大闺女是最喜欢的,只是我家的情况你也晓得,我婆婆还有小姑子……嗐,有些话我不说你也懂。只能委屈孩子了,是我亏欠了她。可是我最疼的就是这个大闺女,毕竟她是我第一个生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喜欢呢。我这个人嘴笨不会来事儿,让孩子受委屈了。如今这样倒是最好不过,她不用下乡,我也就不用担心了,本来我还想着,不行就把工作让给她。让她接班儿。那也总归好过下乡吃苦。如今这样倒是也好,倒是也好啊!可惜孩子不知道我的心意……”
她话里有话,袁妙玉立刻说:“孩子还小,哪里懂的大人的心意。她不懂,咱们跟孩子说就是了。”
她自然领会管秀珍想表达的。
当然了,管秀珍说的让招娣接班儿,她是半点也不相信的。
真的疼孩子怎么可能不管,不说旁人,就说她自己,她不是她妈亲生的,她妈都没说让她受委屈或者吃不饱。打小儿的时候也没说哥哥吃白面馒头她吃苞米面馒头,那都是没有的。
她在学校跟同学吵架被欺负,“她妈”也去学校给她出头了。
不是亲妈,冲着面子情都能这么对她尽心,袁妙玉可真不相信管秀珍真的心疼孩子。
她就算没见识,也会对比自己啊。
不过袁妙玉还想知道求管秀珍帮忙,自然不能拆人家的台。
她说:“我晓得你对孩子一片心意,孩子会知道的。”
管秀珍笑了出来。
两个人边走边说,杜鹃默默的跟在后头,不远不近的距离,不算是很能听得清,但是也能听到一句半句的。
这句话接班杜鹃倒是听见了,但是她跟袁妙玉一样,那是半点也不相信的。
管秀珍其实也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只要她闺女招娣相信就行。
她又说:“那招娣最近能回家看看吗?”
袁妙玉有点尴尬,说:“这恐怕是不行,我二嫂怀孕反应太大了,天天吐,上班状态都不好,就想着招娣能好好照看一下。等过一段时间,等过一段时间我给她请假。”
她肯定是做不了袁浩玉的主。
她的两个哥哥,大哥在省城,二哥不择手段。
她都是惹不起的。
袁妙玉:“秀珍姐,我二哥岁数也不小,我二嫂怀上全家都紧张,实在是不好意思……”
管秀珍:“没事儿,这个我能懂,我也是孕妇,最清楚不过了。”
她也不是非要见女儿,不过就是想联络一下感情罢了。如果不成就等一等。她可不会为了一个没用的女儿得罪人。招娣留在袁妙玉二哥他们家才好呢,保不齐能够利用他们的关系找到一个条件好的嫁了。
这才是正经。
管秀珍:“走吧,前边就是了。”
管秀珍这个亲戚是她表姨,她现在是一个人住,独门独院,虽说房子不大,但是在城里有个自己的房子也是挺好了。老太太如今六十来岁,听到敲门声,也是早有准备,她瞅着并不老态。
杜鹃绕到了房子的后头,不用进院儿,蹲在后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