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点上,布尔什维克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正因为做好了这一点,才使他们用一天时间就建立起数十个登陆场。"
"在建立登陆场、源源不断输送兵力的同时,要出动大量的工兵部队,在最开始的10个小时内就建立起至少可供装甲部队通行的浮桥。"
"在战斗开始后的第一个夜晚,应该至少有3~5个师的装甲力量渡过第聂伯河,开始辅助已经在西岸的轻步兵稳定登陆场,视敌人的防守力量而定,开始向敌人防线的纵深推进。"
"空中有空军战机和陆航的武装直升机为突击集群提供掩护,地面上自行火炮、坦克歼击车以及装甲车跟随坦克集群一起冲锋,形成浩浩荡荡的钢铁洪流,用远超敌人的坦克数量、兵力在战场上形成碾压之势,不给敌人指挥官任何反应和应对的时机。
在登陆作战开始的第3天,至少在敌人防线的正面上撕开一个长度超过50公里的巨大口子,以确保没有任何火炮可以威胁到第聂伯河上的浮桥,以确保人员和物资可以快速转运到突击集群!"
"还有要充分发挥卡秋莎火箭炮、烟雾发生器、门桥列车等特别装备的作用。"
"。。。。。。"
刚开始的时候张国海和陈辞修还连连点头,但是到后来参谋的讲话和分析却更多了一些纸上谈兵的意味。
两人走出指挥部,站在空旷的院子里相顾无言。
北方几百万人的大会战正在进行,可是他们这里却安静得仿佛在度假。
空军有限度参与战斗都不允许,他们完完全全成了旁观者。
沉默地吞云吐雾一阵之后,陈辞修首先开口说道:
"尽管在我们看来,布尔什维克人的战术布置、武器装备的使用等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就现在布尔什维克人的作战意志来看,他们早晚都能够渡过第聂伯河。"
"第三帝国在第聂伯河上的防线土崩瓦解只是时间问题了,不管曼施坦因等第三帝国的陆军元帅有多么睿智的战术安排,都无法挡住这个大趋势。"
张国海颔首说道:
"只是他们付出的伤亡代价将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唉,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宿命吧。"
陈辞修将烟屁股扔在地上:
"参谋部最理想的估计这一战的伤亡都有50万,如果战局像这几天这样进展不顺的话,这个数字至少要翻一倍。"
。。。。。。
在烟雾发生器的帮助之下,工兵部队于4月23日夜晚降临之前,顺利搭建起了两座浮桥。
早已经迫不及待的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的大量T-34和猎豹坦克开始轰隆隆地涌向河岸。
当第一辆T-34坦克小心翼翼地驶上浮桥的时候,所有工程兵部队的官兵以及第三坦克集团军的司令员雷巴尔科、参谋长卡图科夫等高级将领全都一眨不眨地盯着坦克和浮桥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