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开春四路万骑进攻匈奴的大战为例,三百万金,差不多能打两回。
刘据忽然想到了件事,问道:“大兄,既然一战消耗不过百万金之多,这十数年来,为何我大汉朝军费达数千万金之多?”
孝文帝、孝景帝,留下了万万金,如果抛开父皇的穷奢极欲和朝廷正常开支,这十多年来大汉军费,大概在五千万金左右。
年均四百万金军费,不合理啊?
霍去病默了一下,“据儿哥,具体军费之事,我不太了解,只隐约听舅舅说过,与十二年前失败的马邑之谋有关。”
“嗯?”
“元光二年,雁门郡马邑豪强聂翁壹通过大行令王恢向陛下提请了一条说是全歼单于大军的计策……”
马邑之谋很简单,聂翁壹当细作跑到匈奴单于那,称自己能杀死马邑的县令、县丞,以城归降,利用匈奴贪图汉城中的财富,引诱匈奴主力入城,而汉军提前埋伏在周围,届时将之一网打尽。
听上去像天方夜谭的计划,但可行性是很高的,当年急于建立武功的陛下,一意孤行选择执行,不仅要御驾亲征,还动用了三十万大军。
三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马邑之谋后,陛下连年对匈奴用兵数次,兵力大多在十万人左右,再也没有超过二十万。
三十万大军,是当时帝国可以调用的最大兵力,不客气的说,是举全国之力,要毕其功于一役,打残匈奴,凿碎龙庭。
整个帝国的军队从各地纷纷调往雁门群,即使什么都不做,每日消耗的粮草也是天文数字,况且,皇帝所在,排场能够小吗?将士能不吃饱穿暖吗?
而最后的结果,眼睁睁看着匈奴从眼皮底下来而复去,寸功未建,却付出了巨大的损耗。
据说,超过两千万金。
大汉军费问题,不是最近的问题,是最开始的问题。
一场无功而返的大兴兵,浪费了大汉十来年的军费。
刘据,“……”
得亏大汉朝的家底厚,赌输一次、两次没有什么问题,就当是大汉军队集体去雁门郡逛了一圈,也没有发生类似后世“土木堡之变”,诸将战死,皇帝“北巡”的事。
有关陛下耻辱性的失败,霍去病不想多说,转移话题道:“据儿哥,丞相府递过信来,请我率精骑在关中、关东巡狩一趟,以防不测。”
车船税新政,让商税逼近三税一,虽然嘴上说着不担心商人翻天,但在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战术上却不可以。
请冠军侯出马,必然能镇压一切。
“大兄在一个多月后就要春征,时间来得及吗?大兄的精力、体力跟得上吗?”刘据有些不太同意。
相比较抗拒新政的反商,刘据认为春征匈奴更重要,而霍去病需要更多的休息和备战。
“没有问题,关中、关东的路,比漠北的路平坦多了。”霍去病轻松道。
汉匈战场,对汉家将领而言,最难的不是战斗,而是找到匈奴王庭,杀人,要不了多长时间。
国中的巨商大贾,那都是有名有姓有族有地,巡狩两地,轻松又愉悦。
“好,大兄就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