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自己买入的那些股票,今天依旧领涨。
夏兰也做了详细统计。
只是新一周的这两个交易日,所有账户的累计浮盈就达到2437万元,使得苏杭持有那些股票的价值总额上升到1亿4153万。
这也意味着,如果此时套现,苏杭的个人进账将接近6000万。
大致浏览完手中数据,见一旁的父亲,还有郑春和曹兴茂都好奇望来,苏杭随手递了过去,一边转向梁祁,也迅速反应过来,笑道:“郑伯伯做事还真是不太严谨啊。”
减持手中股票以压制市场过热的想法,苏杭只和郑戍明聊过……嗯,当时还有一个旁听的女秘书。
不过,夏兰如果能这么快就与梁祁搭上关系,苏杭只能佩服自家女秘书的本事。
这可能性显然不大。
因此,只能是郑戍明那边与人商讨时泄露出来。
再延伸下去,既然梁祁都找上了门,不难猜测,其他很多人应该也听到了消息,并且闻风而动。
就像路定军突然跑来替领导邀请自己吃饭,大概率也和最近的股市有关。
道理很简单。
苏杭这边要减持,压制市场过热的同时,被减持的股票,必然首当其冲。
问题是,没人想坐这趟大起大落的‘过山车’啊!
想要避免被减持,直接找到苏杭这个当事人说项,无疑是最有效的一个方法。
理清了思路,苏杭也不拐弯抹角:“梁经理,你们应该是不希望我减持手里的股票,对吧?”
梁祁点头,却是又道:“苏杭,我们是很有诚意的,咱们……抽空谈谈?”
不只是寻求一个不被减持。
恰好,某个少年买入的那些股票里,不止一只医药股,而是三只,其中一只……还与梁祁所在公司有着直接竞争。
这些日子股市的动向,乃至海外媒体都开始跟风报道,少年作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已经显而易见。
如果在不减持自家的同时,把对手的股票抛光,结果可以想见。
这也是梁祁所寻求的。
“咱们没必要私下谈,”苏杭却是摇头:“说真的,梁经理,我现在应该算挺有钱的,你们要买通我……可不太容易。”
少年这么直白,梁祁也不尴尬,反而也更直接了一些,说道:“苏杭,我打听到你入股了一家制药公司,在怀庆,叫宏康制药,对吧?我们虽然是以西药为主,但也有部分中成药业务,而且与你的宏康制药没什么冲突,咱们可以在渠道等方面进行合作。”
“宏康啊,我就是瞎投资,小打小闹,”苏杭说了句,却是看了眼路定军,转移话题:“说起来,我是一个非常心系家乡的人,个人已经不需要什么。不过,你们这么大一家制药公司,如果能来河元投资,或者进行其他采购啊之类,应该是可以的吧?”
苏杭这么说,梁祁还没开口,路定军却明显坐直了一些身体,看了眼某个少年,又转向梁祁。
梁祁稍微琢磨,笑着点头:“我不敢保证什么,但应该没问题,河元直属商都,交通便利,各方面成本又比商都市区要低。另外,河元以南靠着中岳,也是著名的中药产地,我们的中成药业务规模虽然不大,每年在中药原料采购上也要花几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