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窝在一个中原腹地的闭塞小城里,缺少信息支撑,怎么可能做出判断?
现在又不是网络时代。
因此,这次‘没有’的理直气壮。
苏杭说着,还顺便想起,对另一边道:“郑伯伯,既然提起这个,你在京城啊,手段通天,能不能给我弄些海外的报纸杂志过来?”
说起这件事,苏杭其实想过。
而且不缺少渠道。
陶暖瓷的姐姐陶暖玉就在美国,还有,钟长林的女儿……之前聊起过,名叫钟盈,当下在英国留学。
一美一欧。
不过,如果让她们定期邮寄一大堆海外的报纸杂志回来,就算不在意花费,这种私自引入出版物的事情,好像也挺犯忌讳。
只能作罢。
当下,如果能通过郑戍明的渠道,那可就名正言顺了。
电话对面,郑戍明听到苏杭的要求,爽快答应下来:“没问题啊,小子,你要哪些类型的?”
“天文地理,医卜星象……”苏杭随口就来:“郑伯伯,我这人学得比较杂,来者不拒。”
“可以,”郑戍明没理会某个少年耍嘴皮子,却又立刻开出条件:“不过,我给伱这些,你也要有反馈。这样,一周一篇,就类似那种文章,怎么样?”
苏杭很干脆:“郑伯伯,那我不要了。”
开玩笑。
一周一篇?!
不是写不出来。
问题是……
要么瞎写,提前执掌‘战忽局’。
要么真写,那就不得了了。
到时候,‘苏半仙’都不足以形容自己,想到最近为了刻章随意翻阅的各种书籍,其中有一本宋词,苏杭突然想到一个词牌名。
挺有诗意,也挺精准:
‘卜算子’!
“你这臭小子……”另一边郑戍明立刻笑骂,也知道一周一篇类似那篇期货预测的文章太过头,主动放宽:“一个月一篇,总可以了吧?”
苏杭想了下,说道:“这样……郑伯伯,看灵感吧,我想到了就写,如果想不到,就算了。”
“你要是一直想不到呢?”
苏杭顿时委屈:“郑伯伯,你应该相信我,我是个很有节操的人。”
“节操?”
“是啊,很奇妙的一种东西,容易掉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