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吴质为人怙威肆行、飞扬跋扈,但以才学通博闻名于世。他直接就猜到了,袁买所说的“袁睿”,就是曹丕长子曹睿!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当年魏武帝攻打邺城,围城的时间半年,而甄姬的丈夫袁熙远在幽州呢!这就排除了曹睿是袁熙血脉的可能,但是袁买称呼甄姬为“嫂妻”?!
甄姬的身份,曾经是袁熙的妻子,后来才被曹丕纳为妾的!
袁买称之为“嫂”没毛病,但加了个“妻”
岂不是在说袁买曾经和甄姬私通过!?
而且,曹睿出生的时间也很敏感,邺城破后的第二年就来到了人世间。时间上来看,好像也有那么点可能
只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礼仪之家,袁买怎么可能做出这种禽兽之举!
就算做出来了,还怎么堂而皇之的宣告于世,让门楣与先人蒙羞!
吴质心中犹豫了。
不是在纠结曹睿到底是曹家,还是袁家的血脉,而是在纠结着要不要将这件事情,上报给天子曹丕。
当了多年潜邸之臣的他,是了解曹丕性格的。
他知道,若是这件事情被曹丕知道了,这个爱惜面子的天子,绝对会大发雷霆!继而大动干戈!然后给大魏朝带来一场牵涉甚广的动**!
就算身为人父的曹丕,绝对能分辨得出,曹睿是自己的血脉!
但他也绝对会动怒的。
因为他绝对不会容忍,世上有诽谤自己的事情发生!
要不,就把书信烧了,当成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吴质考虑着大魏的安定,心中冒出了个诱人的想法。只是在瞬息间,又给否定了。
没办法,他侥倖在这里缴获这封书信,别人也肯定能从其他地方得到这样的内容!
无他,袁买为了拉拢贼寇,连“嫂妻”侮辱门楣先人的这种话语,都写在书信上了,还有什么顾忌的?其他地方的贼寇和不满曹魏的士人,岂不是人人皆知?
到了那个时候,曹丕同样也会通过其他渠道知道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他现在就报上去,让曹丕早做打算,将谣言扼杀在萌芽之时!
所以呢,当除夕将至的时候,天子曹丕正准备着大宴群臣,将这一年的烦心事都做个了结的时候,吴质的私人书信就到了。
可以想象的,曹丕看完了以后,当即就将怒火发泄在可怜的宦官身上,杖毙!
然后就抽出佩剑,疯狂的在寝宫内乱劈乱砍,直到气喘呼呼,直到精疲力尽。
他当然能肯定,曹睿绝对是自己的血脉!但关键是,天下的世家豪强、黔首百姓和行伍兵卒他们,愿不愿意相信呢?
《国语·周语下》有云:“众心成城,众口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