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傅巽。
字公悌,原先在刘表麾下当东曹掾,因为劝说刘琮投降而被曹老大感激,赐爵关内侯,后迁任散骑常侍。
迎接进来,一番客套与叙旧后,傅巽便将诏书呈上。
诏书不光盖着天子的玉玺,还写满了曹老大的善意。说刘琦若是投降,那么就被封为列候,授予的官职是山阳郡太守。
嗯,山阳郡高平县,是刘琦的乡里。
此举,堪称攻心之策了。
而且公事说完了,傅巽变戏法一样,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书信来。面上写着:“兄长琦亲启”。
竟然是刘琮的书信!
之前因为继承权的争夺,刘琦与刘琮兄弟反目,几乎成了仇雠。
后来刘琮举州投降,被曹老大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又表为谏议大夫,参同军事。虽然也算是个许昌朝廷里的摆设,但是活得还是很滋润的。
所以呢,如今的书信里,刘琮的话语很亲切。
说什么当年之事,彼此都有错,就不要在提及了。如今荆州基业不在,父母双双已故,在这个世上,他唯一能相依的,也就是刘琦这个兄长。还望念着一奶同胞的血缘关系,不记前嫌,再续兄友弟恭的佳话;去给父母修缮坟茔的时候也有个帮手云云。
好吧,性子仁厚的刘琦,看完了以后当场仰头长叹不已,还湿了眼角。
刘琮有一句话,打动了他。
修缮父母坟茔。
本来,他事亲就至孝,但是生父刘表故去下葬之时,他就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悌。更别说守孝三年什么的了。
唉,某本为北人,宗族与先人坟茔皆在北,又何必流落异乡为客耶!
也该是时候,去给阿父的坟茔拔拔草了
刘琦在心中闪过了好几个念头,也终于下定了决心。转头对傅巽说,“劳烦公悌兄代琦回复朝廷,就说某接受诏令。先回襄阳祭拜先父,不日将去山阳郡赴任。”
“大善!”
傅巽当即满脸喜悦,连忙拱手,还将刘琦以后的官职先给叫上了,“刘太守此举,可免荆南生灵涂炭矣!”
不过呢,刘琦马上就抓住了他的手:“公悌兄,此诏书仅说某一人之去留,不知朝廷欲某麾下之人,将如何自处?”
到底是仁厚之人,才放下了权利争雄之心,就惦记起了自己麾下之人的前程。
“太守勿忧!平虏将军决荆州事务,必然不会亏待了汝之麾下。”
傅巽的话语刚落下,旁边的廖立就挑起了眉毛,把手放在了胡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