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说做就做,拿出秸秆色的草稿本,从填空题开始演算作答。
整个人沉浸其中,很快找到上午解题时的手感。
有种信手拈来的自信。
他本就复习完课本中的知识点,加上能灵活应用各种公式和定理,审完题稍作思索便有了明确思路,最后再推导出准确的结果。
步骤符合逻辑,基本不会出现错误。
讲台上,王清涛专心细致讲题,并没有关注徐铭那边的情况。
在时间飞速流逝下,转眼两节晚自习过去。
“都不知道讲过多少遍了,做题时牢牢记住,为师送你们的十二箴言。”
“思路清晰,过程简单,答案准确。”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再说为师嘴皮子都要破了。”
王清涛又讲完道几何题后,用偏幽默轻松的语气给学生们传授经验,这也是他一贯的讲课风格。
以求学生能喜欢他这个老师,爱屋及乌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有助于提升成绩。
在班里大家会心笑声中,下课铃声准时响起。
对此王清涛没有继续拖堂,把手里粉笔和试卷放到讲桌上喊道:
“休息会儿吧。”
顿时教室变得热闹起来,去厕所的去厕所,审视错题的继续研究错题。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徐铭。
目光不由得投了过去。
视野里,徐铭神情专注,似乎正在写着什么,让他有些坐不住。
“难道是把我讲的解题过程抄了一遍?”
王清涛摇摇头暗自嘀咕句,随即主动朝徐铭所在的座位走过去。
重新抄写解题过程,虽然是很多人常用的,似乎这样做更能代表自己认真听讲了,不过最关键的却是要真正理解做题思路。
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行。
否则下次遇到类似题型,哪怕稍微变形,照样会是两眼一抹黑。
写个‘解’扔那了。
他对徐铭的态度是肯定的,但方式方法不行。
所以便想给其讲清楚,在剩下的一百天里,尽可能提高数学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