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白的肌肤染上一抹胭脂色。
眼前的乔晚意明明紧张得连脖颈间脉搏都在他指尖下急促跳动,却还要强装镇定地绷直背脊。
真有趣。
他漫不经心地想,就像偶然发现了一件做工精巧的摆件,虽然不值得放进保险柜,但也能为博古架添几分生趣。
拍卖厅的灯光忽然有了变化。
展台上一束冷白光精准地打在一只青花瓷盘上。
瓷釉在强光下泛出幽蓝的光泽。
“第二十八号拍品,明代天顺年制青花缠枝莲纹盘,直径21。5厘米,附牛津考古实验室热释光检测报告。”
拍卖师的白手套轻点电子屏。
大屏幕立刻显示藏品编号。
“起拍价90万港元,每次加价幅度10万,现在开始竞拍。”
第一排有人举牌。
拍卖师立即示意:“82号先生出价100万。”
“42号女士出价110万。”
“38号女士出价120万。”
“66号先生出价130万。”
乔晚意猛然起身,离开了司景辰,驻足在落地玻璃前。
她调整了下颈间的怀表。
二楼的一号包厢拍摄角度简直完美。
陈世康的一举一动都看得一清二楚。
他进入拍卖厅以来,这是他第一次举牌。
66号是陈世康的号码牌。
她打量着展台上的青花缠枝莲纹盘。
以她对陈世康的了解,从背调资料看来,并不像是会买这种类型的古董。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因政局动荡,官窑瓷器产出量极少,民间制品也存世稀少。”
身后忽然响起司景辰慵懒的声调。
乔晚意好奇地问:“所以这个青花瓷盘会很贵吗?毕竟物以稀为贵,”一顿,她又观察着底下的人,说:“但好像出价的人不多,如果很稀有,应该很多人抢着要吧……”
“正统、景泰、天顺,这短短三十年,因为传世瓷器极少,所以在陶瓷史上被称为空白期。空白期赝品极多,真伪难辨,一般行家也不敢轻易下手。”
“原来如此……”
乔晚意听得认真,目光落在陈世康不停举起的号码牌上,又问:“起拍价九十万,一般会在什么价格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