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四十二章
汤显灵和皇甫铁牛三下五除二同李家‘说好了’退租事宜,不管李家婆媳二人脸上表情如何难看,办完事就走了。
他俩人前脚刚走没多远——还没走到巷口水井那儿,背后就听到李家大娘超大声说:“人家是房东主家,腰板子硬气着呢,说赶人就赶人,半点情面都不留,他爹在时是个顶好的人,到了他手里诶呦……”
这是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呢。
汤显灵心想:他要是跟老汤头一样,不得找根面条吊死算了。
李家人没一会嚷嚷开来,话里意思就是汤家汤五哥刻薄人,他们一家寄人篱下又不是没给银钱,现在人家说让搬就让搬,什么话都不讲,又说汤父在时如何如何好,汤五哥这人不行。
巷子里除了糖油饼赵家听此话附和几声,其他人:???
“五哥儿不是那种人。”
“他若不是心肠软的人,整个八兴坊就没几家厚道了。”
“这李家也不是好相处的,当初租完房,没几日墙都扎起来了,现在五哥儿做买卖,要晾晒梅干菜,手里夫婿又给了钱,想收回院子也是正常。”
有人还问:“你家和汤家签了租契,现在三年未到,你不乐意你告他去啊。”
李家婆媳一听,不说告人的话,又换了副嘴脸,说:“算啦,这等难相处的房东,我们也不多留。”、“省的麻烦了。”
大家又不是傻子,一看李家这等态度,略一想就知道李家还有什么话没说完。果然,还不到晌午,从馒头店卢三娘口中听见了缘故。
“汤五哥退租,除了另外两年零六个月的租钱,还给李家赔了违约金,足足有十二两银子。”
“这么一说,李家除了搬家麻烦些,在汤家租住下来,白住了小半年,非但没啥损失,还赚了?”
“可不是嘛。”
“难怪我一说让李家告官,李家人就换了口风。”
“汤老板还是实在人。”
“老汤在时签的租契,一签三年,现在汤老板想收院子那也没法子。”
有人觉得汤家亏了,白白赔十多两银子,其实闹一闹,蛮横一些,逼李家退租也行,或者少赔点,李家一个外来户难不成还想如何?
但这话不能说,说了显得他家做人不地道,成了土匪似得。
说来说去,汤家还是讲究厚道人。
“李家那一家子,我看当初租汤家也没安什么好心。”
“汤老板赔点钱早早把院子收回来也好,现在成了新家,以后隔几年有了孩子,总得有地方住。”
还是有人心疼那赔的十二两银子。
“李家占了便宜嘴上还嚷嚷,我还以为有多大的冤屈呢。”有人嘲笑说。
甭管汤五哥退租时语气多不好,人家实打实给你赔钱了,按照契约走的,换做有些厉害、胡搅蛮缠、泼辣的主人家,变着花样欺负租客也不是没有的,李家还在委屈什么?
搞不懂。
“能把汤老板逼得语气都不善,李家啊,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