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夫郎,拎着这么粗的棍子就到了赵家铺子前。”
有人比划棍子大小。
“汤五哥胆子真是大。”
“赵大郎挨了几下,也没反手。”
“估摸是让着汤五哥吧?”
蒸饺铺老板娘心里呸了声,听听什么话,赵大郎挨打还能让着汤五哥?谁信啊,两家都撕破了脸,赵大郎又是什么好东西,还让?分明是打不过汤五哥。
“你这话说偏了,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赵家欺到汤家母子头上,汤五哥在气头上,手里又有棍子,怎么能说赵大郎相让。”
有人没瞧见那场打架,此时听食客说,便问:“什么事?让个寡夫郎当街动手。”
蒸饺铺老板娘立马说了一遍原委,她怕有人胡乱添油加醋偏帮赵大郎那一家。食客一听,气愤的叫好的骂赵家的。
就在这时,蒋芸来了,拎着篮子在铺子头:“有人没?我来买蒸饺。”
“有。”老板娘一回头看是汤家婶子,先是不好意思,毕竟背后才说人,又高声说了句蒋婶子你来了?
铺子里坐下吃饭的食客刚还讨论纷纷,现下有的反应过来声小了些,有的还不明所以继续再说。
老板娘忙上前招呼。
“婶子你要什么?”
蒋芸报了吃食,要一份素的一份荤的还要两碗杂粮豆子稀饭。
“……还是老样子,两碗装一起。”蒋芸将大碗递过去。
蒸饺铺老板娘接过,见蒋婶手背都是抓痕,骂了句:“那赵家婆媳俩真是倒打一耙恶人,婶子你这手。”
“刚五哥儿给我用水冲过,天气热也不好包,家里也没药膏,过几天就好了。”蒋芸说。
老板娘哎了声,“婶子你就是人太好了。”
“以前想着都住在一个坊间,大家在街上讨生活,没成想人家看不起我们娘俩,说我们贱,也算是看清了赵家,以后不打交道了。”蒋芸嘴上说。
老板娘眉都竖起来了,“咱都是做买卖的,他家一个糖油饼铺子眼睛还长在头顶上不成,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家当官了。”
她家也是做买卖的,咋滴,赵家说谁贱?!
要是敢说到她跟前,看她怎么骂过去,五哥儿动手是该的。
这日,蒋芸带回去的杂豆子稀饭比以往多,蒸饺都多送了几只。
蒋芸一走,铺子里又说起来了。
“刚那位就是汤五哥的娘?”、“怎么年岁这么大?瞧着也寡瘦,手上脸上是不是还破皮了?”
有人说:“这位蒋婶子五十多了,说起来不容易。”
“赵家有儿郎,光挑汤家欺负,没天理了。”
“好在汤五哥厉害,骨头硬,打了回去,不然啊得惨咯。”
馒头铺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