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张溪也接到了关羽的军报。
现在的关羽,已经整顿好水军,从江陵出发,沿着汉水,途经江夏境内,绕道北上,进攻襄阳。
同时也在信中跟张溪约定,双方在宜城见面,商定之后具体进攻襄樊的时间的和策略。
关羽已经出发,他走水路,即使是逆流而上,速度肯定也比张溪走陆路要快。
毕竟水上可没有什么阻碍,曹操在荆州是真的没有像样的水军,相反,在陆地上,各县,各要塞还是不少的,张溪要在陆上进军,免不了要攻城拔寨。
越是靠近襄阳,张溪就越不敢大意。
随着张溪率领一万多步卒进驻当阳县,开始北上进攻宜城的时候,曹操方面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章陵太守吕常,也做出了应对。
胡修虽然是荆州刺史,名义上的荆州一把手,但他主要是文官,处理政务用的,虽然官职高,但对军略是完全不通。
因此,真正领兵救援宜城,对抗张溪的人,其实是章陵太守吕常。
吕常这个人吧整个襄樊之战也可以说是名将云集,吕常就是个小透明。
但吕常前期坚守襄阳,在荆州刺史胡修选择投降后,他依然退回樊城坚守,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挺忠心的。
只是呢,忠心归忠心,军事能力如何,真不好评价。
张溪赶到宜城的时候,吕常居然也才赶到没多久,甚至都来不及加固城防。
张溪就纳闷了,襄阳距离宜城的距离,只有当阳县到宜城距离的四分之一吧?!
吕常就是带领一万大军行军赶路,七八天的时间怎么也该到了怎么张溪率领一万多人,从当阳县出发,花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急行军的赶到宜城,这位章陵太守也才刚刚到?
难不成他带来了十万人?!
笑话了,如果吕常手里有十万人,那张溪现在要做的就是固守当阳,请求关羽来援了。
张溪对这位章陵太守的军事能力,真的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说真的,其实张溪从当阳县出发的时候,已经做好了要在宜城打一场攻坚战的准备了。
毕竟宜城距离襄阳太近了,而襄阳城内也有三万多守军,哪怕分出三分之一去防卫宜城,也是够张溪喝一壶的。
再一个,张溪北上进入襄阳的控制范围内,一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城訾关隘之类的地方,这些地方肯定也会有曹兵把守,张溪根本没法跟襄阳抢时间,看谁能先抢占宜城。
但。这事儿就离谱。
张溪一路上,基本没有遇到多少城訾是有人守卫的,一些村落甚至连个鬼影都看不到,更别说有组织的曹军抵抗了。
好吧,张溪可以把这事儿归咎为襄阳和南郡之间常年对抗,导致边界百姓逃离,曹军小股士卒又不敢正面招惹张溪的大军,所以才行军这么顺利。
但这个宜城,这个守将吕常,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张溪不理解,但既然到了城下了,张溪也不敢大意,先按照规制扎营,然后命人打造攻城器械,先打造一些钩梯和云梯什么的,让张嶷发动试探性的进攻。
虽然不知道这个吕常是有什么阴谋,但试探性攻击总是要做的,不进攻怎么知道对方是不是在故弄玄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