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在三国的悠闲生活 > 第113章 进军陆口(第2页)

第113章 进军陆口(第2页)

而且说起这事儿,张溪立马把寇二哈叫来骂了一顿。

身为护卫校尉,你居然让一个孩子摸到船上来了。什么?你知道,你知道还让小孩子上船,疯了吧!!!

张溪被寇封给气个半死,倒是小邓艾,跪在地上说什么“担心师父身边无人照料”,什么“受母亲所托照顾师父”的,给张溪心疼坏了。

看看人家十二岁的孩子,多懂事。

再看看这个整天嘻嘻哈哈的二哈看着都觉得丢人。

还有这个诸葛亮,老不厚道了,一句话不说的在边上看自己笑话,还笑眯眯的。啥意思嘛?!

最后,张溪只能无奈的接受了邓艾混上船的事实,让邓艾以弟子的身份呆在船上,然后一路随军,来到了陆口外五十里的地方。

周瑜下令,就地安营扎寨。

张溪不太懂水战,因此请教诸葛亮,为什么周瑜要在这个地方下寨,是不是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好处,适合实战什么奇谋妙计啥的?!

诸葛亮倒是没藏私,给张溪讲解了起来,顺带的,也是讲给寇封和小邓艾听的。

“陆口此地,本是昔年黄祖防备江东之地,江东深知其厉害关系。”诸葛亮指着江面,慨然说道,“长江水面,大多宽阔,唯有几处江面狭窄,适合用兵。陆口至赤壁一段便是如此,宽仅两百余丈,周郎抢占南岸陆口,逼迫曹军屯兵北岸,乃是当道阻塞之计,曹军不破陆口则无法南下。”

“。就这么简单?!”张溪不可思议的问道。

难道说,周瑜屯兵陆口,就只是单纯的为了能在江面上拦住曹操大军,所以选择了一个地形最窄的地方?!

诸葛亮也是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张溪,说道,“元长,行军用兵,中规中矩既可,用奇计者,不大胜则大败,不合为将之道。陆口此地地势险要,且背靠江夏及江东,既可阻军于江上,自身又粮道无阻,不选此地驻军,要选何处?!”

诸葛亮一边半教育的告诫着张溪,一边回头,看了一下挂在船舱上的地图,然后才说道,“若吾所料不差,周公瑾当是在陆口下寨,然后往北逼近乌林,逼迫曹操在赤壁决战。我军势弱,曹军势强,当速胜之。若迁延时日,则于我军不利尔。”

嗯。所以,这是直接开始准备赤壁之战了?!

可不对啊,张溪记得,《三国演义》里有一出叫“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的啊。

当然,张溪好歹在江夏呆了一段时间了,也算熟知江夏地理。

所谓的三江口,其实是在鄂县旁边,也就是张溪当初沉船截江,阻拦江东进军的地方,也是诸葛亮说的,长江上少数适合用兵的地方。

不然江面太宽,张溪就算沉船也截不住长江。

这地方现在可没被江东攻下,依然在刘备的控制范围内,曹操也没有越过屯兵夏口的刘备直接打到这里,所以三江口之战大概率是不会发生了。

但蒋干中计这事儿也有点不好说啊。

《三国演义》虽然把赤壁之战写的波澜壮阔,但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复杂的是之前的局势交织,到了赤壁,也就是一把火的事儿。

蒋干劝降周瑜这事儿确实有,但不是在赤壁之战,而是在赤壁之后,后来蒋干还被周瑜的风度给折服了,回去后报告曹操,说“周公瑾雅量高致,非言语所能动也”。

如果按照史实线来说,这事儿现在根本不存在。但这个时空,连“舌战群儒”都发生了,虽然是有点奇怪的版本吧,但伱怎么能保证蒋干劝降这事儿,不会发生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