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为难的说道:“太师,董白明年便要及笄,乃皇后的最佳人选。”
董卓的儿子早逝,留下这么一位直系后辈,宝贝的不得了,李儒就怕董卓不满,所以,才感觉到为难。
若是孙女成为皇后,那董卓控制朝廷,便名正言顺了;董卓大为心动,只是孙女比皇帝大四岁,不知道孙女是何态度;至于皇帝刘协的态度则不需考虑,由不得他做主。
即便他再喜欢孙女,这个时代的女子的婚姻也要服从家族利益,只要对他有利,董卓也会舍弃。
董卓又问道:“不知道群臣是何态度?”
李儒听董卓如此问,便知道他不反对,便说道:“太师,何须考虑其他人的态度?只需冠军侯无异议便好。”
“不错,不需在意他人看法,目前看的话,冠军侯是不会干涉朝廷事务的,此事就这么定了,文优先与朝廷众人提前打声招呼便可,让他们有些思想准备。”
“是,太师!”李儒又建议道:“太师,并州传来消息,冠军侯之妹明天三月大婚,我们何不对其封赏,交好于他,并派使者前去祝贺,顺便打听一下冠军侯的态度,若此,也是朝廷对他的重视。”
“其夫婿为何人?”
“乃一平民武将,不甚出名,传来的消息显示,只是其外表英俊。”
“好,文优看着安排就好。”只要不交好士族,冠军侯暂时还是与董卓处于共同的阵营,有着共同的需求;对这类小事,董卓已不是很在意,能交好冠军侯,也是不错的机会,便放权给女婿李儒。
李儒却不敢私自做主,便说道:“册封冠军侯之妹为县侯可好?只是于礼法有些不合。”
董卓笑道:“哈哈哈,何必在意那些礼法,封其为县侯,量那些腐儒也没胆量反对,谁反对,谁便得罪了冠军侯,此计甚好。”
得到董卓的应允,李儒开始忙活起来。
先是分别拜访诸位重臣,向他们解释要立皇后之事,征求他们的意见,以示对他们的尊重;又悄悄的让人放出消息,朝廷将立董卓的孙女董白为皇后,让那些重臣在推荐人选的时候慎重考虑。
随后,又让与董卓关系好的大臣,为立董白为皇后制造声势。
董卓也把此事与老母亲与董白沟通;老母亲很高兴,家族出位皇后,是董家的荣幸;董白没有发言权,只能默认。
正文429李儒的规划(下)
王允等人知道董卓的目的,董白成为皇后,董卓便为外戚,控制朝廷就更加名正言顺了,虽然大家都不想接受这个事实,但是董卓实力强大,他们即便反对,也不会好的结果;于是他们在默认事实的前提下,加紧策划刺杀董卓的方案。
为了交好高顺,李儒决定册封高顺的妹妹高凤为原平君,食邑为原平县,并把消息提前泄露出去。
李儒此举用意颇多。
最直接的反应是朝廷重臣王允提出与礼法不符;王允与高顺不对付,他可不希望高顺更加猖獗,既然不能反对董白为皇后,便把火气撒到高顺身上;在士族的眼里,高顺依然是上不得台面的边郡豪族,不值得他们巴结和重视,一时的得势而已,没有士族的支持,肯定不会长久。
而李儒对朝廷众臣的讨论不加限制,却依然按照他的计划下达了册封文书,并把朝廷众人的议论记录下来,转告高顺,希望挑起高顺与士族之间更大的矛盾。
年后,李儒派出董卓的族侄董承为使者,前往并州册封,并以朝廷的名义赏赐众多财物,目的是交好冠军奖高顺。
随后,李儒便开始了他近期和长远的规划。
近期的,首先是停止了与冠军侯高顺的人**易,并严禁官兵对百姓的劫掠和杀戮。。
其次,司隶地区和兖州三郡的士族和豪强大量逃离,有大量荒芜的耕地,分发给无地的百姓耕种,并降低两年的税赋,休养生息。
最后,以朝廷的名义,派出督邮,严查各地的贪官污吏,减轻百姓的负担,加强对地方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