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高顺为什么不投降曹操 > 正文 第173章皇帝封赏(第2页)

正文 第173章皇帝封赏(第2页)

刘宏问道:“高顺平定广宗之后是否让其继续南下剿贼?”

张让连考虑都没有考虑的回答道:“陛下,不可,其平定幽州、冀州兼青州的黄巾贼,立功甚巨,小心尾大不掉之患。”这不是张让对高顺的保护,而是不希望高顺涉足中原之事,只希望他镇守边郡,作为他一个强有力的外援。

刘宏不傻,若高顺年纪轻轻便再立大功,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之时,便会因功高盖主而失去一员护卫边郡的良将。

大将军希望高顺南下,有急功近利之心。

皇帝又问道:“高顺对巨鹿郡治理的如何?”

“陛下,下人回报,他把俘虏的黄巾贼安置到各县,重新编制户籍,分发粮食和农具,令他们开荒种田,现在民心稳定,各大士族、地主家族逐渐回流,恢复生产和秩序。”

“此举会不会太过放纵这些反贼了?”

张让思考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陛下,这些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贫苦农民,若不是快要饿死了,谁敢造反?且经过黄巾贼之后,各县十室九空,仅剩鳏寡孤独,若此,何以提供税赋?高顺乃忠心陛下才有此举,否则,谁会出钱粮养活这么多人?下人汇报,下曲阳投降的几万人,消耗的是高顺的军粮,巨鹿城的降者消耗的是缴获的战利品,若不是其真心忠于陛下,这些战利品便会成为其私财;这些投降者完全可以一杀了之,既减少负担,又能增多战功;臣佩服高顺。”

刘宏心想,这些黄巾贼劫掠了这么多士家大族,获得的财富肯定不少,除了黄巾贼消耗之外,这些将领肯定能获得很多战利品,若是如张让所言,把投降者都杀了,既增加了战功,又能把那些战利品据为私有,高顺此举表明其真乃为国为民的忠臣。

皇帝赞道:“高顺不错,朕没看错人;明天让尚书台尽快颁布圣旨。”

“是,陛下。”张让心中大喜,这次高顺又要给他送礼了,高顺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正文第174士族阴谋

七月初十,尚书台下达圣旨。

京城内消息灵通的家族很快便知道了皇帝对高顺等人的封赏。

这次高顺不仅因战功封侯,而且是少有的冠军侯,房良被封为济南国相。

这简直是打士族的脸。

这让很多世家大族坐不住了,不仅是因为他们嫉妒高顺的战功和获得的封赏,更因为士族有着强烈的精神洁癖,在他们看来,封侯是士族的特权,哪能让一良家子逞威?他们羞与为伍。

更何况高顺与宦官走的这么近,与他们处于敌对状态。

他们更担心高顺消灭广宗的黄巾贼后挥军南下,再立战功。

他们最害怕的是类似的事情成为惯例,让寒门和良家子获得了上升的渠道,这会严重危害士族的利益,动摇他们的根基。

于是,自持有道德修养的家族,采用阳谋,有些自甘堕落的家族,使用阴谋,总之,不能让高顺独揽剿灭黄巾贼的战功,必须把他打压下去。

既然高顺能自筹资金供养军队灭杀黄巾军,他们没有这个方便的条件,不过他们可以另辟捷径;于是很多家族又开始向皇帝捐献钱粮、铠甲、战马等,并奉上更多数量的家奴,而且这些家奴的素质较前次有大幅度的提高。

没有家奴,或者家奴数量少的家族,便从社会上招募人员,送他们参军。

他们希望皇帝陛下组建更多的军队前去清缴黄巾贼。

不仅是为了战功,尽快消灭黄河以南的黄巾贼,阻止高顺继续南下,更重要的是黄巾贼是他们天然的敌人,必须尽快消灭干净,让他们的生活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他们更大的动力是希望平定黄巾贼后,尽快参与重新瓜分财富的盛宴,无主的土地,贫乏无助的农民等,是他们扩大庄园和扩大家奴队伍的契机;对皇帝的捐献,他们很快便能赚回来的;毕竟遭受黄巾贼破坏最厉害的是地主阶层和寒民阶层,对大士族的伤害也就是经济损失。

这是堂堂正在的阳谋。

皇帝非常高兴,送上门的好处,他全部笑纳。

刘宏问张让:“为什么士族这么积极?朕并没有让他们捐助啊。”

张让消息灵通,笑道:“陛下,这要归功于大将军和冠军侯,大将军接连上书,希望冠军侯尽快平定冀州,然后南下兖州和豫州平贼,士族怕冠军侯再立战功,所以希望豫州战役尽快结束,阻止冠军侯南下。”

“呵呵,没想到朕封高顺为冠军侯还有这个功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