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历重,名声高,世家,江夏郡的冠族大姓代言人。。。。。。又是侍中。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大汉公司董事长刘辩身边的高级幕僚,而且还有股份,是个股东。。。。。。
最关键的是,黄琬此刻所说,也确实是大汉应该做的。
当然了,刘辩作为董事长,要是逆势而动,乾纲独断也可以。
但如此一来,大汉公司也就会变得乌烟瘴气,董事长身边的人都是些溜须拍马和别有用心之徒。
真正有能力的人,都开始思虑新的出路,或者暂且蛰伏起来,等候时机。
“我记得之前马黄门建议招降匈奴人,黄卿你可是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
刘辩幽幽开口,声音中暗含杀机。
“此一时彼一时也。”
黄琬并未退让。“昔时,匈奴正自骄横,当然要痛击之。
如今其折损过半,心气已失,且已投降。
我等若是杀降,既有失大汉体统,又为不祥之召。”
刘辩点点头,道:“带刘去卑过来吧。”
听到这句话话,黄琬和荀攸都松了口气。
黄琬内心:天子是个明主,还很尊重我,嗯,我也不差,君臣一心,大汉未来可期!
荀攸内心:好险,差点成了佞臣。。。。。。
在等待去卑的过程中,刘辩又开口道:“黄卿,我常在思虑。
我等大汉士族,欺羌胡之人蛮夷不开化,许之以利,是故有张纯张举等借助羌胡的叛乱。
而羌胡则欺我大汉之好名和图谋,所以甘为利刃,只求好处。
长此以往,但有边疆重臣欲反,则羌胡见有机可趁,可趁机起事。
事成则狮子大开口,事败则献上降表,单于还是单于,羌胡还是羌胡。
长此以往,羌胡反而左右逢源,日渐壮大,实在是心腹大患。
且大汉子民因事而叛逆,则全部族诛。
如此,对付自家子民和依附的羌胡以两套标准,岂不是动摇国本。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