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好样的,尤其是李元,他的这个改动虽然不起眼,但可以说是画龙点睛,妙笔生花。
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不要被老外的过往经验所束缚。
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蒋校长的发言,引起了师生的轰然掌声。
三天后,大量的专家来到实验室,开始技术鉴定工作。
经过一天的演示、讲解和答辩,911机顺利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工作。
长时间稳定工作和计算速度,成为本次鉴定的最大亮点。
接下来就是安排生产,上级决定,由京都无线电厂负责批量制造。
无线电厂从1958年就从事电子管计算机的生产工作,在计算机制造方面积累有大量的经验。
虽然有着大量的图纸和设计文档,但是计算机系还是派出了技术团队。
团队由金主任带队,15名师生参与样机的制造。
李元赫然在列。
在讨论人选的时候,发生过巨大的分歧。
尤其是没有进入名单的老师,他们对于李元的入选,意见非常之大。
主要原因就是,李元只是一个旁听生,如何能够代表计算机系出征。
大家没有看错,就是“出征”。
这可是国内最快的计算机,也许过不了几天就会在国报上发表。
去无线电厂制造样机,一定会记录下大量的图片和影视资料。
这些都是荣誉,总共才去16人,每一个都是各个模块的带头人,他李元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旁听生。
如何能够入选,有什么资格入选。
这就是人性,你干活的时候,是理所当然。分利益的时候,就有了远近亲疏。
最后董副校长亲自出面,才拍定名单。
出征前,李元在实验室里明显感觉不带劲。
大家表面虽然还很客气,但是真的是客气,不复以往的亲近。
李元知道为什么,也不以为意,换做他也不会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