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缠万贯的海商在燕京,如何消遣。
难不成,站在燕藩的街头,看燕藩那些冒着滚滚浓烟的工业区?
工业是必不可少。
但这种钢铁水泥,取代不了人文!
在这一点上,暴发户式的燕藩,恐怕永远也无法和大明想必。
燕藩文明、文化?
嗤!
不过就是一个建立在工业发展上的空虚、空洞的话术罢了。
吕本见胡惟庸出神,也没打搅,扭头看向车窗外。
他们今天出城,来秦淮河,是想碰碰运气。
试图在往来秦淮河的商船中,发现一艘从高丽,或者倭国折返的商船。
问一问朱四郎入倭之战的情况。
是不是,已经陷入,倭国百姓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毕竟,自从朱四郎从大明出发,已经快三个月了。
当时天气还有些微凉。
如今,已经春天也只剩下尾巴了。
这种新式马车,是一个月前,燕藩海商送来的。
数十艘海船。
一次性贩运来一千五百多辆这种新式马车。
每一辆售价两百两!
据传闻,朱四郎当初回朝后,和朱皇帝介绍,他们现在乘坐的这种普通类型的新式马车。
制造成本也就五十两银子罢了。
加上运输成本,税赋。
成本就算一百两吧。
燕藩这群黑心奸商,竟然卖两百两,利润达到百分之一百!
不!
因为这次带来的新式马车太少,而想要购买的很多。
导致很多人,都是加价购买!
太孙妃那个土桥村综合商号,据说,就以一百三十两的价格,拿到了五百多辆。
转手就高价卖给他们这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