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家人还在福建。
这部分童生,已经二十好几了。
都是穷苦百姓子弟。
考中童生后,或是能力不足,或是家庭财力,无法支撑他们继续考取功名。
于是就在福建士绅、豪强商贾的商铺,谋一份账房跑腿之类的差事。
他出海时。
这些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不甘一辈子做个账房先生。
大约有六百多人,选择到东番闯一闯。
“那批跟着吴海闹事读书人的思想变化如何?”
毛骧笑了:“变化很大,大多数人,被王爷扔到福建后,都分配到一个个安置点,和安置的百姓一起搞乡土村社,对乡土村社的看法已经和以往不同了,当然,不排除,有些人并未改变,而是把真实的抵触情绪,隐藏在心里……”
“相较这批学识储备量好的读书人,臣倒是更欣赏八百童生,在建设乡土村社中,他们积极努力,在学习吕宋语时,他们也最努力……”
……
“臣以为,八百童生将来能成为王爷统治吕宋的各级官员……”
“不!”
朱棣摇头否决了毛骧的提议,“这八百人,不要安排高官职,一半人将来去当教书先生,一半人当管理十数个村落的镇长,让他们去指导吕宋百姓搞乡土村社建设……”
众人纷纷错愕。
这八百人,对王爷最忠心,王爷怎么把他们安排到最底层的位置了?
因为是联席会议。
文官也在场。
蒋进忠作为燕藩文官之首,第一时间诉苦:“王爷,这八百人对王爷,对咱们燕藩归属感最强,怎么能浪费在教书、镇长这些职位上呢,将来至少也应该是个县令吧?”
王爷搞出一个镇长官职。
他只是稍微想了想就明白。
县府一级,管着数百个村庄。
一旦乡土村社开始推行,单凭县府的官员,根本无法迅速全面推进乡土村社。
若是设置镇县二级机构。
一个有建设乡土村社经验的镇长,一把手主抓十几个,乃至二十几个村庄。
就能够更为迅速,在一两年之内,把主抓负责的村庄,建设成乡土村社。
这个二级结构,肯定是专门为建设乡土村社而设置。
在吕宋,乡土村社建设速度越快,吕宋稳定的就越快,更有利于统治。
吃饷人数增加,咬咬牙,也可以接受。
但他不舍得这八百忠心的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