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官员。
没人比刘青田更合适。
他也不如。
他空有学问,但欠缺做事的手段。
刘青田有手段,也无私。
陛下选刘青田在这一特殊时期,担任左相,是十分英明的决定。
大明因此会受益无穷。
即便他们这些人都作古。
依旧能遗泽后世子孙。
当然,除了刘青田外。
还有一个人也有这份能力。
燕王朱棣!
“你放心吧,我虽然支持太子,但我对燕王也无敌意……”
若非他。
秋闱、会试,朱四郎一定被不公平对待。
且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他也觉很不错。
圣人最高理想,不就是天下大同吗?
朱四郎的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虽然也不是天下大同,但向天下大同迈出了很大一步。
只是,大明整体大环境。
不适合全面改造民间,最终实现雇工身股制。
太子爷没有这份威望。
甚至,陛下的威望,也不足以压住反对,按雇工身股制全面改造民间。
可朱四郎在福建,巧妙抓住机会,竟隐隐有些成功势头。
他迫切想去瞧瞧。
……
东宫。
方孝孺、练子宁、黄子澄、齐泰、铁铉、盛庸等人,站在朱标书案前。
“此行,你们去,不要怀着敌意,要谦虚,要多看多问,记住,不要参与到大儒吴海那帮人中去!”
……
朱标不厌其烦说着。
他想让系统内这些年轻官员,好好学学老四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