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夸成一个贤王。
这个时代的好官儿,其实很好当。
可这又有什么用?
这种作秀姿态。
他来建安时,建安如何。
他离开时,建安恐怕也不会有太多变化。
……
朱棣收敛思绪,看向徐辉祖、徐膺绪、徐增寿、蒋进忠等人,“接下来,你们中,有人要主政一个县,有人要去农村搞乡土村社建设,去了,也不要搞这套向愚昧屈从的做派……”
接近百姓、接近建安孩子们。
不一定要把自己装扮的脏兮兮才行。
人与人的共同点有很多。
比如认真、努力。
“百姓身上,不只有脏这类愚昧表征,还有认真、努力这类最为高尚的内核,你们去了后,只要认真努力做事,就算你们每天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百姓也认同你,因为这是我们和村里农民都有的共同点……”
……
朱棣还在继续说。
其他人听着若有所思。
徐妙云眼神含笑,柔和看了看朱棣。
如何与百姓正确打交道,在场所有人,四郎最有发言权。
不!
放眼整个大明上层。
她觉,四郎也是最有发言权的。
阿爹、父皇他们出身农民,但他们也不如四郎。
当初,四郎如何赢得村里叔伯婶子认同?
还都想把适龄闺女嫁给四郎?
就是四郎过日子井井有条,做事情认真努力!
一个人,生活在一个村子里,只要具备这几样品质,除了那种好吃懒做的,大部分乡亲,都愿意亲近接触。
因为有共同点,本能会产生一种亲近。
后来,八叔他们开始效仿四郎顾家。
以往,八叔他们干完田里的活,回家后,如果有大牲口,会照顾大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