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按刘封的意思,能不战就不战,最好是把这个兀突骨收为自己的部将,带着他和藤甲军一起北伐!
刘封想了想,对带来洞主提出一个任务:“若着你去说降,你可否胜任?”
带来洞主面露苦色,叹了一口气:“此人性格古怪,臣怕是请降不来,还要被其生吞活剥。”
这刘封就很奇怪了。
当年不是你们求助兀突骨,使他率藤甲军来助阵?
他二话不说,立刻前来助阵。
但察言观色,觉得带来洞主又不像在说谎。
思索片刻,大概想出了其中的因果缘由。
彼时,孟获遭遇惨败,求其出兵相助。
兀突骨立刻答应出兵。
孟获并未承诺什么,但细细想来,或许那时的孟获已经没有什么底牌和威信了,仅存一点名声。
而兀突骨则可借助勤王之功名声大噪,顺利统领南中。
是啊,谁都不是憨憨!
若无深交,便举国相助,目的真未必单纯。
所以,当时求助,人家愿意,是因为背后的巨大利益。
现在劝降,本来自由的国王现在要受你管束,兀突骨必然不肯。
如此说来,可能真是把人家带来洞主往火坑里推。
仔细想想。
还是算了。
此次南征已是大胜,战略目的超额完成。
至于七百里外的蛮荒之地,还没到开发的时候。
这藤甲军或许与自己无缘,又或是时机未到,强求无果,不要便不要吧。
当即决定,把近期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安顿民众,待孟节能完全把持南中,便带兵回汉中,与丞相和众臣商议北伐大计。
然而,有些时候,缘分就是这么的不可思议。
就当刘封彻底对藤甲军不抱希望之时,斥候来报,发现南蛮大军正向营地而来,已不足三十里。
刘封问其装束,斥候回答:“身着藤甲,极其轻便,行军速度奇快!为首三将,皆两丈有余,外貌甚是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