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于禁接过令牌,倒有些迟疑了。
“回去吧!把朕的话带给曹操,就说……朕感激他当年放二叔归来,算是还他一个人情。”
于禁手里捧着令牌,脸色竟有些为难和纠结。
然而,这正是刘封想要的效果。
他明白,想让于禁投降很容易,但想让于禁诚心向汉却很难。
其家小既在许昌,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其安心在季汉效力,还不如放他回去,卖个人情。
毕竟此时的于禁在曹操阵营绝不会再受到重用。
待曹操一死,才是争取于禁的最好时机。
刘封不介意把钓线放长,也不介意再等个三两年。
就算等不到也没关系,毕竟此时的于禁纵然一身本领,也不会在被曹操父子重用。
于禁再次跪下来,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然后转身离去。
“于将军……”
刘封又叫了一声。
“陛下,还有何事?”
“将军,你要是在那边待不下去了,你要记得,朕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臣谢陛下!”于禁又深躬一礼,转身离去。
搞定了刘豹和于禁,刘封第一次坐在临都南郑的大殿上理政。
殿下,文武百官朝拜皇帝,高呼万岁,然后分列两旁。
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刘封操心,诸葛亮都已经事先办得井井有条。
比如,为了稳固荆州,又派了蒋琬马良等一批能臣干将去荆州协助庞统理事。
又沿着长江沿岸规划了多处屯田之地。
春天将至,如何尽快准备春种,以及官军屯粮安排细则,诸葛亮都已经拟好,对于政事,刘封还真就可以做个甩手掌柜。
但诸葛亮似乎也在有意教着刘封,他将如何安排的因果缘由详细的说给刘封。
刘封自受益匪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决策。
第一次真正的上朝理政,刘封的表现无半点生涩,就像做过多年的皇帝一样。
一等下朝,守在门口的阿斗便跑了过来:“大哥,大哥!”
小胖子又长大了一些,脸蛋也更肥了,看起来十分的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