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登拒绝宁昊的帮助,不是因为他不懂,也不是因为不愿意低头。
恰恰是太懂了。
没有人比他更懂。
重生是他的最大家世,最大背景,如同一道闪电般劈开前路,让他能够在竞争少,或者无人的跑道上前进。
宁昊为什么后来地位这么高?
个人的实力、才华,固然很重要,但更离不开时代需要、行业发展这些因素。
沈善登看的更远,看到了结果。
结合电影行业当时情况,才能理解《疯狂的石头》的意义。
三大导,也就是张一谋、陈凯各、冯晓刚。
这三位后世形象全崩塌了,但那是以后。
当下,这三个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晴雨表。
他们三个的电影卖座,那国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比例、指标,就算达到了。
如果他们三个电影发挥失误,电影市场也会是灾难。
2006年三大导全部熄火。
陈凯各因为《无极》声名狼藉,相比于过去形象几乎是“身败名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发全网玩梗。
《无极》确实不咋地,但是陈凯各在电影行业是中影旗下的头号大将。
冯晓刚的《夜宴》口碑也不行,最有热度的是葛由冒出一句“太冷酷了”,引发观众笑场。
他算代表华易的京圈势力。
张一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国内票房还可以,但是海外收益不行。
这是中影、京圈之外的西北圈,算是地方的、在野的,也不行了。
而《无极》《夜宴》《黄金甲》三部电影有个共同特点,海外遇冷。
不只是他们三个,是中国电影的海外收益,在欧美的收益,断了。
这代表自李安《卧虎藏龙》开始的以中国文化为皮西方内核为骨,张一谋用《英雄》延续的中皮西骨的古装大片海外之路断绝。
古装大片这条路,也连着中国电影的市场化道路,《英雄》当年开启了电影市场化之路,开启了院线分成模式。
同时大片战略也是中影负责人韩山平推动的重要电影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