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刻意了解过太子妃。
她所知的太子妃是太傅之女纪卿许。
而太傅曾是青云书院的院长纪黎,青云书院声誉斐然,谢时宴幼时便是在那里求学,而纪黎更是赫赫有名的大儒,出任太傅之时,皇上便定下了这门婚约。
后来太傅病逝了。
所以她在想,纪卿许是有什么遗愿呢?
纪卿许还有一个弟弟,是金科进士。
其实她听调查的人说过,太子妃的弟弟有状元之才,不过最后却只是个普通的进士,还被人嘲笑了好一阵子。
但还是入了翰林院。
太子妃无儿无女,母亲在书院生活,弟弟在翰林院,她到底所求为何呢?
苏瑾得不到太子妃的答复便离开了,她需要好好打探研究一番。
纪卿许在苏瑾离开之后,睁开了眼。
她幼时便和太子定下婚约,长大之后,父亲说太子不是良配。
但圣旨赐婚,而他又作为太傅,这门婚事除非皇上想退,是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的。
而他们纪家百年清誉,不可能主动给自己抹黑,所以纵然不是良配,她还是得嫁,所以她和父亲拖到了她十九岁,希望能生什么变故。
最终还是嫁了。
她姿容并不算特别出众,性子也不讨巧,太子对她并不喜爱,加上太子好大喜功,心里对父亲其实都是都看不上的。
所以一开始她并没有想立刻生子,想再等等,后来父亲去世,就彻底歇了这个心思。
如果生下来,那她和孩子的一生都必须在争权夺利中度过。
而纪家只是个清流文人,文武都没有实权,谈何容易。
而一旦稍有差池,不说她和孩子如何,纪家的书院或将不复存在。
父亲那时候出任太傅有犹豫过,但培养一代明君,让女儿母仪天下的梦太过美好,终究是没抵住诱惑。
而今她只希望弟弟不要再追究她缠绵病榻的原因,远离京城是非才好。
本就看不上,还死了父亲的太子妃,对太子还有何作用。
所以根本不用查,她这副身子就是留着等成国公家的小姐进门了死的。
苏瑾若能说动太子调离弟弟去外地,她可以早点去死。
但她不能开这个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