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市面上常见的书籍,心理类,经济类等等。
这些书很少有人会去仔细看,属于心灵鸡汤的范畴。
而现在的人最不缺的就是心灵鸡汤了,因此赵大伯当初天天摆摊,也没什么人买。
王衍抽出一本古籍,看着很老旧也不知道是不是仿制的。
只见上面写着鲁班经,这让王衍有了点兴趣。
鲁班是古代的传奇人物,是个天才木匠也是个建筑师。
是建筑跟木匠的鼻祖了,曲尺据说就是鲁班发明的。
想不到赵大伯连这种书都有收藏。
王衍好奇的翻看,结果都是竖写的繁体字。
依稀能辨认出来,有的字则看不懂。。。
“一家不可开二门、父子少慈仁。。”
“必招。。进舍。。捕门客时师。。。当酒。。诫?”
磕磕绊绊的读了几句,有的字王衍还不确定对不对,看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高中也曾学过文言文,不过王衍现在看鲁班经依旧有难度,要是有本注解就好了。
翻了一阵,王衍发现这本书不是纯建筑书。
里面还有道法、医术之类的。
只是书面语言晦涩难懂,王衍看的又惊奇又糊涂。
不知不觉,王衍翻书翻到了十点来钟,这一本还没有看完。
他伸了个懒腰,正想把书塞回去再换一本,突然从后面几页中掉出一张薄薄的纸。
王衍捡起来一看,竟然是一张1983年的出生证明?
出生地是滨海的一家妇幼医院,婴儿名字写的是叫赵平,是个男婴。
赵平?赵大伯的儿子不是叫赵冰吗?
为什么出生证明会夹在书里,1983年出生,那现在的年纪应该跟赵冰差不多,三十多岁了。
这张出生证明很简陋,只是一张薄薄的纸。
上面没有填写父亲的资料,却有母亲的资料,还有住址。
王衍暗暗记下了这个地址,又把这张纸放回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