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清军的大纛旗出现在了地平线尽头。
海兰察身穿厚重的棉甲,一马当先,带着五千索伦兵如同神兵天降般,纵马插入了战场。
“大清万胜!”
“杀贼平寇,报效大清!”
“……”
索伦兵们发出一阵阵呼啸,如同一阵黑潮,向着白莲教义军薄弱的后军冲去。
肉眼可见的,几乎全部的索伦兵都披挂着重甲。
虽然在后世,索伦给人的印象是喜欢赤膊上阵,然后持冷兵器进行肉搏厮杀。
但是,这并不代表索伦兵就不知道披甲的好处。
他们之所以不披甲,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因为清廷对索伦兵的猜忌,不允许他们披甲。
二是因为环境不允许,比如说征缅之战,就缅甸那湿热的气候,索伦兵一群从白山黑水间长大的汉子本来就不适应,前后病倒了不少。
要是再给他们披挂上厚实的棉甲捂汗,那恐怕不用开战,索伦兵就要非战斗减员一大半了。
但现在却是不同了。
一方面是由于索伦兵南下要面对的敌人实在太强,出于对明贼的忌惮,乾隆便解除了对索伦兵的甲胄禁令,允许他们披挂甲胄作战。
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在还是二月早春,湖北的气候还有些冷呢。
在这样的天气里,索伦兵即使披挂上厚实的棉甲,也不至于有太多的非战斗减员。
海兰察骑在马背上,手中握着一只大枪,枪尖直指前方。
他脸上戴着一副面甲,隐藏在面甲后的表情,是一阵冷硬。
此战,他海兰察要再次用逆贼的人头,来向皇上证明他的忠勇!
身体随着战马的颠簸而上下起伏,海兰察握着大枪的手越发用力,指节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发白。
轰隆隆!轰隆隆!
伴随着战马奔驰,清军骑兵距离白莲教义军的大阵越来越近。
在双方接触的瞬间,索伦兵便在海兰察的带领下,如同热刀切黄油般,毫不留情的灌入了白莲教义军的阵列之中。
索伦兵在白莲教义军的阵列中来回穿插,聚散随心,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技艺。
虽然一般而言,骑兵不会去冲击步兵阵列。
但是,谁叫现在白莲教义军因为襄阳攻防战出现转机,全军压上向襄阳城发起最后一击。
乃至于后阵松散,让海兰察看到了战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