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客官,您要是想投军的话,现在可是个好机会。”
茶摊上的众人也是下意识的将目光给投了过去。
对商人来说,唯有大明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广州这边才能继续开关。
“大明这边的科举如果能剪了辫子的话,那考中的概率就更大了。”
然后转而北上!
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湖南方向开拔。
很多人都在暗暗祈祷大明此战一定要获得胜利。
红色的军服,赤色的甲胄,明军将士背负着火枪,腰间别着刺刀,列阵而行。
混元教义军裹挟流民数十万众,教首刘之协号天王,自称是弥勒转世。
大明宣武元年,满清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八。
这里面,本地举子大多都是两广人士,他们为了参加科举,大多都已经剪了辫子。
并着手处理那些,想趁着广州战乱,浑水摸鱼,杀人劫掠的贼匪,以及一部分破坏军纪的乱兵。
杨举人寻了几个青皮混混,每天都跑到许家的酒楼里闹事,弄的许家的生意没办法做。
许云深闻言,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些意动。
而不是催命符!
但他对面的许青山还是开口说道。
有秀才功名在身,他的生活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顾住温饱还是没问题的。
但要是清军打回来了,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对普通百姓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唯有大明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他们平静的生活才能继续的下去。
听到这边有人说想要投军,茶摊的老板陈阿四走过来建议道。
三月初,修整数日之后,明军继续北上,过宜章,进入郴州境内。
社会大环境如此,朱靖垵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层军官的能力水平,便代表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水平。
由此,数十万流民人人奋勇,向着襄阳府而去。
所以,中年人许青山蹉跎了半生,却也只得了一个秀才的功名。
“明军威武,王师必胜!”
沉闷的战鼓声响彻原野。
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普通士兵接触最多的军官,是沟通主帅和士兵的桥梁,是主帅用于指挥军队作战的最重要的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