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英国公开口后,定国公和成国公也表达了朝廷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剿灭林锐,绝不能养虎为患,任其发展壮大。
“嗯,此贼子占据河套,裂土称王,对我大明的威胁远超各路反贼,更胜辽东建奴,绝不能姑息。
朕欲调集各路大军会于大同,加封宣大总督洪承畴为兵部尚书,节制诸军,待到明年二月,大军直接出长城犁庭扫穴,一举荡平整个河套。”
崇祯说到最后,起身重重的一巴掌拍在了龙案,众人都是赶紧跪伏在地口称陛下圣明,大军必能旗开得胜。
显然那怕崇祯再昏庸,也看得出来占据河套的林锐,对大明的江山社稷威胁最大。
如今那八大王虽然降而复叛,闯贼也死灰复燃,但在官军的围剿下,只有四处逃窜的余地,而今建奴也元气大伤,数年之内都休想再入关劫掠。
唯有那林锐,既是反贼,又是外敌,关键还有野心,有窥探神器之心。
所以哪怕砸锅卖铁,崇祯也不会允许一个可以动摇大明江山的汉人,在长城以北裂土称王。
原本崇祯是打算趁热打铁,先集中兵力解决辽东建奴,然后再收拾不肯归顺的林锐,现在却是直接被林锐的一封国书激得不得不暂缓进攻辽东建奴,将兵锋对准了河套。
毕竟当初皇太极称帝,都没敢这么猖狂,林锐竟然派使者送来了国书,此事必定会天下皆知,朝廷若置若罔闻,不发兵征讨,大明的天威何在?
次日,虽然林锐狂妄,但毕竟不同于反贼,是在大明境外起的家,又派来了使臣,所以崇祯帝还是按照相关的礼仪,在皇极大殿召见了刘四。
“大明皇帝有旨,宣,伪王林使刘四入朝觐见!”
<divclass="tentadv">随着一名名太监扯着嗓子接力唱道起来,远在端门等候的刘四,这才在两名太监的带领下,朝着皇极大殿而来。
“记住待会儿见了陛下,要按照昨日练习的行三跪九叩之礼,要自称伪臣,不能称外臣…”
边走小太监还不忘冲着刘四不断的嘱咐。
为了称呼的事儿,礼部可谓是伤透了脑筋,本来是想要称呼为伪华的,可想想又不妥,所以只得改称伪林。
原本是要直接称贼使的,可林锐毕竟又还未正式裂土称王,也没有宣称过要造大明的反,至于称呼外使,就更不可能了,否则不是变相承认了华国的地位吗?
所以最后想来想去还是改成了林使。
虽然有些不伦不类,但谁叫无先例可循呢?
若那林锐是在大明境内,不用说绝对是妥妥的反贼,可偏偏他又不在大明境内,在河套,又是汉人,肯定是不能直接算作番邦外夷。
当刘四被带进金碧辉煌,且高大宽阔的大殿后,也是直接震撼的楞在了原地,张大了嘴。
毕竟刘四以前也不过是一名木匠,此刻看着那一根根几人联手才能抱住的大柱子,以及地上那光滑的能印出人影的大砖,和两边穿着统一服饰的文武大臣,巨大的视觉冲击下直接将礼部教授的礼仪忘的是一干二净,一时站在门口竟不知所措。
“低头,向前走,不要东张西望…”好在边上的小太监赶紧提醒道。
刘四这才回过神来,双腿颤抖的继续向前走去,路过的文武大臣见他这副模样,身上的官服和官帽也是不伦不类,都是露出了鄙夷嘲讽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