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三流小报刊登了未经证实的劲爆新闻:
锁匠国王的那位王后准,备派出家族最有姿色的3位年长表姐以及他们的丈夫,出使东方。
虽然听着一点都不靠谱。
但是很符合傲慢的伦敦绅士对于巴黎名利场的想象。
很多时候,
真相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更重要。
……
18世纪,
家庭收入在50磅以上的撒克逊中产阶层日益扩大,普通民众的识字比例已经超过6成。
报纸的销售量几乎每隔5年就翻一番。
在这样的环境下,
新晋子爵斯当东和伦敦的工厂主们一拍即合,组成了牢不可破的新联盟。
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游说唐宁街,促成两国的进一步合作。
而他们的背后,
还有东印度公司的影子,以及许多看不见的手在推波助澜
……
不久,
在唐宁街的一次秘密会谈中,斯当东语出惊人。
他提出了一个疯狂的构想——建议皇家海军协助吴国取得巴达维亚殖民地。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
斯当东解释:
东方君主的带陆思想严重。
需要让吴皇尝到海外殖民地的血腥甜味,才能抑制吴廷内部保守贵族反对声音(实际上,是剽窃了使团成员洪任辉的观点)。
否则,
一旦国门再次关闭
……
不巧的是,
此时唐宁街的主人是诺斯勋爵,他是托利党人。
托利党——维护国王、大贵族利益。
辉格党——拥护新兴资产阶级,亲近中产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