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老板是不是考虑,汇泉楼那边价格降低一些啊?”
“是的,让我们也能随随便便去吃吃。”
冯正明则摆出一副无奈表情:“价格上,汇泉楼菜价实际上已经不高了,我觉得大家平时要吃小炒,还是来干饭铺比较好。”
不等众人回应,冯正明给出他让大家平时来干饭铺的理由。
“大家可不要觉得我让你们来干饭铺吃,是因为我嫌贫爱富,实际上汇泉楼和干饭铺的定位是不同的。
干饭铺就像是大家自家做菜,是方便大家三五朋友聚餐,不想在家里做菜,来干饭铺这边可以给大家做很家常,适合三五朋友喝酒的地方。
汇泉楼更多还是办酒席的,比如家里有喜宴,或者是老人办个寿宴,还有孩子的满月酒之类。
又或者是亲朋好友很多人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了,大家可以去汇泉楼定一桌。”
被冯正明这么一番解释,让干饭铺这边大部分客人都比较认同。
“还真是,汇泉楼那边菜量也不小,三五个人去点上几个菜确实有点奢侈。”
“还是那边吃的不那么自在,就像是冯老板说的,那边是办酒席的,几个人喝个小酒选择去那边,有点放不开啊。”
“哈哈哈,太对了,汇泉楼那边放不开。”
潜移默化间,冯正明通过大家能接受的话语,让大家接受干饭铺和汇泉楼之间区分。
冯正明又和客人们聊几句家常,提着收拾好的碗盘进干饭铺里去收拾。
在他走后,干饭铺的顾客们却继续聊着他。
“还是人家小冯厨师会做生意啊。”
“可不是,人家这干饭铺和汇泉楼,两边的生意相互不影响,现在可都赚钱。”
“关键人家有那个手艺啊,人家也懂得如何做好生意。”
“这就要说聚宾园,你们去了聚宾园没?”
“你是说装修过后的聚宾园啊?”
“快别提聚宾园了,我上次晚上路过那,天呐,那个灯红酒绿的门头,还有音响放音乐,都不像是一家酒楼。”
“我听说,聚宾园那些东西,是专门学的国外呢。”
“什么学的国外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在南方学来的。”
“可是人家南方大酒楼,也没有弄成那样啊?”
“别说,人家那样生意好像也不错。”
“生意不错?”
“是啊,尤其是晚上的时候,好像还真是有挺多人去吃。”
“恐怕都不是去吃饭的吧?”
“哈哈哈,那就不知道了,反正人家也算是有生意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