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百度 > 第113章 案例(第3页)

第113章 案例(第3页)

看着满不在乎的王强,姜凌在本子上重重写下一行字。

——风险因子:家庭破碎、早期辍学、缺乏监护引导、长期社会边缘化、已形成反社会行为模式。

李伟是个小透明,整个人瑟缩着,恨不得把自己藏起来。他父母是普通工人,忙于生计,对他关注少。平时性格内向,朋友很少,因此很渴望融入团体。

“我,我放学路上碰到他们。我和陈栋、王强是街坊,他们看到我,就顺嘴叫我一起看录像。他们比我大,平时不怎么搭理我,那天他们叫我一起,我……我很高兴。”

李伟的声音细如蚊呐:“砸东西,我其实挺害怕的。但他们都砸了,我要是不砸,我怕他们以后不跟我玩了。打人?我没敢打,我就跟在后面做了下样子。”

他是案件实施的依附者和被动参与者,极度渴望融入群体获得认同,在群体压力下丧失判断力。

姜凌心中暗叹,笔记本上多了一行字。

——风险因子:性格内向自卑、缺乏主见、家庭情感支持薄弱、易受群体影响。

最后一个人,是赵小鹏。他年纪最小,只有15岁,眼神懵懂带着后怕。

他的父亲是酒鬼加暴力狂,母亲跑了,经常挨打、吃不饱。他辍学在家,依附于王强,只为了混口饭吃。

“我爸是工人,因为喝酒误事被单位开除了,他把一肚子火气都发泄在我身上中,每天挨打也就算了,关键是老吃不饱饭。上学干嘛?每天饿着肚子,根本听不进去课,成绩一塌糊涂。我爸连我的书本费都不肯交,老师家访他把老师骂走了,老师后来都不管我了,感觉留在学校真的很丢脸,就不去了呗。”

“为什么和王强混在一起?因为强哥能给我一口饭吃啊。我们家就租住在王强家附近,强哥看我可怜,就带我一起混,能吃饱饭,还有烟抽,挺好的。那天强哥叫我去,我就去了,录像挺好看的。砸东西?强哥砸我就跟着砸呗。喷漆?把骂人的话喷在雕像上、墙上,多刺激!那老头冲出来,强哥和陈栋哥冲上去打,我也捡了根棍子比划了几下,不过没打着人。”

姜凌在心中暗自叹息,才15岁啊,九年义务教育还没完成,怎么就任由他辍学了呢?

这起案件,李伟是盲目的跟随者。面临着生存困境,不得不依附强势同伴,行为缺乏自主意识。

——风险因子:家庭暴力、生存困境、学校监管不力、依附于不良同伴。

姜凌坐在临时安排的办公室里,面前铺满了五个人的档案、访谈记录、家庭背景调查表。

应璇玑教授走进来,递给她一杯温水:“怎么样,姜凌?你看到什么了?”

姜凌抬起头,眼中闪动着复杂的情绪:“差异太大了。但又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把他们连接起来。是缺失,是渴望,是找不到出口的压力。”

应璇玑看着访谈记录和五个少年迥异的背景,对姜凌说:“应用风险因子叠加理论,构建一个犯罪关联模型吧。”

“好!”

姜凌开始分析。

陈栋与周晓阳的个性被父母的过分严苛压制,无比渴望自由与释放;

王强和赵小鹏因为生存的压力早早辍学,缺少引导与监管,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而李伟,则是因为渴望被群体认同而被迫参与。

他们就像五块形状各异、伤痕累累的碎片,因为同一个学校、同一个街坊而相互认识,在录像厅的声光、酒精的麻痹、群体的狂热……的催化之下联结在一起,酿成了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

姜凌先按照犯罪严重性,将这五个人进行评分。

陈栋直接重伤他人,5分。

王强具备反社会人格,又是案件的主要执行人,5分。

周晓阳参与破坏与围殴,4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