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这些锂电池产品在华夏那边的话,它们的生产成本,却只要不到二十美元左右。
在质量差别不大,技术也差别不大的时候,这种成本上的优势太巨大了。
汉斯教授对此充满了好奇心。
于是对总部这边报备以后,就去了华夏考察。
考察了一个月,他就和华夏的一家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
后续就是那家华夏公司的精英研究团队,被特斯拉这边打包带回了美国。
特斯拉公司也顺势入股那家华夏公司,持有对方三分之一的股份,双方之间共享这方面的电池技术。
在双方合作下,亚伯提出来的磷酸铁锂电池,获得了突破。
目前已经可以做到能量密度大约为80-100wh/kg的实验室磷酸铁锂电池。
这个能量密度比铅酸蓄电池平均的30-40wh/kg,整整多了两倍多。
比霓虹那边主推的三元锂的160-180wh/kg,还是差了许多。
但是按照汉斯教授的意思,从经济方面来看,特斯拉更应该研究的还是体积更大,能量密度更低一些的磷酸铁锂。
汉斯教授这么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相比于三元锂,磷酸铁锂更加安全。
这实际也是教授主要考虑它的原因。
因为这位教授怎么说也是个学者,多少有些人文关怀。
在这种情况下,真要搞电动汽车的话,汉斯教授考虑更多的是安全排在性能面前……
另一个,则是汉斯教授用来说服亚伯的理由。
那就是相比于需要用到某些贵金属的三元锂电池。
材料里不需要用贵金属的磷酸铁锂,它在大规模生产成本上,有着非常高的优势。
就是成本比较便宜,而这往往是资本家们最喜欢方向。
不得不说教授不愧是美国人,是了解资本家的。
而汉斯教授去考察的那家华夏电池公司,它现在在华夏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
但名气还不大,并且还有点不好,因为它的名字有点怪。
“BYD……”亚伯轻轻念了一下这家华夏企业的名字,轻轻摇摇头笑道:“那就继续研究吧。这个方向很不错。”
亚伯记得平行时空里,后来成为华夏新能源老大,还开始向世界市场出发的BYD。
它挑选的电池技术道路,最后就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
亚伯在特斯拉公司刚开始的时候,就让他们研究磷酸铁锂。
就是因为他记得这一点。
那时候亚伯只知道磷酸铁锂,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