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季文翰目光微动,看向了朱群旁边椅子,正坐于上的李长辞。
见对方一身紫衣容光焕发,俊朗外貌神采飞驰,老眼不由生出一抹亮色。
随后缓缓笑道:“这位应该就是六扇门李长辞,李捕头吧,果然是仪表不凡啊。”
李长辞从容笑道:“季大人过誉了,在下如今还是戴罪之身,若不是陛下宽厚仁德,给我一次查案的机会,恐怕在下现在还在京都府大牢关着。”
“哈哈。”季文翰眉宇微扬,轻笑道:“李捕头乃人中龙凤,是我京兆府少有的才子俊杰,宋候既然在陛下面前举荐李捕头戴罪办案,相信此案对李捕头来说,自然是手到擒来。”
李长辞抱拳一笑,“呵呵,承蒙季大人吉言。蔡大人一案,在下几人已查到些眉目,希望之后季大人能稍加协助,毕竟三日若查不出结果,在下这小命可就不保了。”
“那是自然。”
季文翰此刻面色微黯,只叹道,“我漕运司中,那河道蔡茂勤勤恳恳,虽也有些小毛病,但对朝廷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就这么走了,若不查明此案真相,还他一个公道,何以彰显我朝厚德。”
“李捕头,诸位捕头,在漕运司内,几位可随意调查,无须再与我说,如若能早日破案,对蔡茂家人来说也算一个交代。”
李长辞神情肃穆道:“多谢季大人,请季大人放心,此案关系重大,在下定会全力而为。”
闻言,季文翰点了点头,看着李长辞,眼里似有一丝欣赏之色。
就在前几日,他收到了圣言书院陈通识给他写的信。
老院长在信中除了与他聊以入朝前的往事,和现在些许问候。
其重点还是希望他在朝堂中,照拂一下近来名头正盛的诗才李长辞。
当然,季文翰也在圣言书院为李长辞求情的一干门生中。
这时,季文翰花眉轻动,笑道:“李捕头,前几日圣言书院陈院长也有书信与我,其中盛赞了李捕头诗词才华,若是李捕头能度过此难,想来我那老院长也心有慰藉。”
闻言,李长辞面色微顿。
不过只一细想,便明白了对方话里深意。
这么看来,圣言书院的陈院长,这是亲自写信给其书院的入朝门生叮嘱了。
甚至连眼前这位季大人,也包含在列。
想到圣言书院一众官员在朝会上为他求情的场面,李长辞不由心生感慨。
好大一个人情呐。。。。。。
本来还说一首七步诗给对方收录,现在看这阵势,恐怕是有些不够了。
圣言书院如此,想来那边青山书院也差不多。
稳了稳心神,李长辞道:“陈院长此番恩情,在下铭记在心,如若走运,能破了此案,在下定当亲上书院,拜谢院长相救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