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武烈看着下方官员,不知如何开口时。
只见左侧前列,一名站于宋离旁边的中年男子抬手抱拳,轻声道:“父皇,儿臣有事请奏。”
此中年男子身着明黄锦袍,头戴玉冠,腰缠蟒带,容貌虽说不上英俊骇人,但却沉稳耐看,拥有一股特殊的贵气。
其正是武烈帝的大儿子,东宫太子,永焱。
“永焱啊,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吧。”武烈眼带忧色道。
永焱轻微叩首,随即道:“父皇,儿臣与那李长辞虽未谋面,但其诗作,儿臣早已听说。”
“其第一首出山之作暂且不提,后面两首,皆乃是我大齐近些年难得的佳作,若那李长辞能有幸存世,说不定我大齐,还能出一位当代诗圣。”
“父皇,儿臣听闻李长辞今年还不到二十二岁,如此天资,若是因为那魔页蛊惑而将之放弃,属实乃我大齐一大损失,甚至被西北魔国看了去,还会口中耻笑。”
“儿臣斗胆,请父皇收回赐死的处罚,改为终生囚禁,此不仅能对其他人起震慑作用,抚慰金吾卫军心,还能让其诗才留世,振兴我大齐文坛。”
言罢,永焱弯腰,对着武烈深深一拜。
“这。。。。。。”武烈听言,面露难色道:“永焱啊,你的想法也有几分道理,李长辞受魔页蛊惑,若是因此赐死,让魔国之人看了笑话就不好了,这有损我大齐国仪。”
“但若只是关押,那些金吾卫将士,恐怕也心里难服。”
“这个。。。。。。诸位爱卿啊,太子的建议,你们是怎么看的?”
见武烈心意不决,身着暗金软甲的慕容博望立即抱拳,眼含愤然道:“陛下,太子的建议不可!我金吾卫此番受到如此虐杀,若那李长辞只是囚禁,绝难消除金吾卫心中怨恨。”
“我金吾卫保卫京都数百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不可置我金吾卫五万军士为无物啊!”
待其说完,一些官员连忙迎合,纷纷道太子的建议太过轻判,万不可取。
至少也要那李长辞偿命。
这时,琉璃金台之下,一些之前从未开过口的官员纷纷出声,表明态度,支持太子的建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官员中,以礼部工部为主,也有少部分翰林院的清贵。
出声的官员,现场明显已分成了两派。
一派支持立即处死李长辞,以内阁几位大臣与户部,刑部,吏部三部为主。
另一派支持太子的建议,终生囚禁李长辞,以礼部工部和少部分翰林院清贵为主。
两派人中,擅长斗嘴者此刻已唾沫横飞,斗得你来我往。
武烈坐于龙椅之上,瞧着下方官员龇牙咧嘴,只叹了一声,便大声道:“好了!都给我闭嘴!”
陛下开口,下面官员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出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