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彦部兵马八千,乃蛮兵马五千,共计骑兵一万八千人。
可别小看了这近两万的蒙古铁骑,其战斗力不亚于金国的数万铁浮屠。
而蒙古十八部相对最强大的三个部族,孛儿只斤,乞彦部,乃蛮,三方出兵近两万,已经是现阶段蒙古部族所能调动的最大兵马极限数了。
塔塔尔人也不过一两万骑,与乞彦部势力相当。
而遥远的漠北诸部能凑齐两万骑也就算是不错了,远水不解近渴。
尽管敦必乃大肆渲染合不勒被凌辱而死、首级被铸京观的蒙古人的奇耻大辱,但很明显,乞彦部和乃蛮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毕竟蒙古部落崇尚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他们在艰难的自然环境下一代代繁衍生息,自不可能为少数人的所谓名誉而损伤部落的根本战力。
要说为合不勒报仇,乃蛮人估计会掉头就走。
乃蛮人生存的与西域诸国交界的区域,自然环境其实比乞彦部更恶劣,而雁北草场丰足,又有阴山阻挡风寒,在乃蛮人看来是极佳的生存繁衍之地。
乃蛮人看中武川牧场也非一天两天了。
只是过去契丹人重兵压境,乃蛮人有这个贼心却无贼胆。
契丹被灭国,乃蛮人立时蠢蠢欲动。
但很快,金人派兵占据雁北,乃蛮人只能偃旗息鼓。
但谁知天从人愿,燕人居然长驱直入攻下雁北,驱逐了强大的金国骑兵。
相对于强悍的金国铁骑而言,蒙古人并不畏惧孱弱的中原汉人。
而若是趁燕人立足不稳,一举将武川牧场甚至大半个雁北拿下……看到这是蒙古各部崛起的良机,有这等眼光者,非止合不勒一人,还有乃蛮大王子直路古。
所以乃蛮人就来了。
三方坐下来争吵了三四天,终于还是定下了瓜分武川及部分雁北燕土的利益分割协定。
以武川城为中心,武川以东数百里草场归乞彦部。
武川以西至西域戈壁边缘靠近西夏边境的近千里地域,归乃蛮。
孛儿只斤则只得武川至阴山北麓这一狭长牧场。
好处悉数让于了乃蛮人和乞彦人。
至于劫掠范围内的云内、丰州及东胜数州之地,三方则是各凭本事,战而取之。
若是战况允许,蒙古联军则继续南下劫掠整个雁北。
孛儿只斤营地大帐内,敦必乃目光阴沉,冷视着一脸兴奋之色的管亥和直路古,心中暗暗冷笑。
按照其子合不勒过去的谋划,以当前蒙古人的实力,占据武川牧场并长期据为己有,难度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