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25岁左右,身高一米七多的青年,正坐在石凳上。
青年面容忠厚沉稳,有着一股侠士风气,看起来十分直爽。
两把不算长的狂歌戟置于两侧,一柄长弓置于桌上。
青年正是太史慈!
此刻他一手握着一枚玉佩,不断捋着自己那美须髯,喃喃自语道:
“娘…您的吩咐孩儿已经做到了!”
“待孩儿求到援兵,解了北海之围后,便回来侍奉您!”
正说话间,一声爽朗的笑声传了进来。
“哈哈哈!能突围送信之人,果然仪容不凡啊!”
“在下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今日不请自来还望子义莫要怪罪!”
刘备提着酒菜与一些薄礼,大笑着走来。
太史慈一脸错愕,看了对方手里的礼物一眼。
就一件夏天穿的袍子,并无它物。
刘备嘴角一扯,薄礼嘛…就得薄!
不然怎么叫薄礼?
“原来阁下就是玄德公?那这二位便是虎牢关前大战吕布的,关羽张飞二位将军?”
“太史慈,久仰三位大名!”
“不知三位前来,所为何事?”
太史慈起身拱手行礼。
刘备将酒菜摆好,便亲自斟酒一杯递给对方。
“当然是特地拜访义士!”
“不知子义可否与备讲讲,你从都昌县突围时的经过?”
伸手不打笑脸人,太史慈接过一饮而尽。
“好酒!”
俗话说酒桌上拉近关系是最好的,看着刘备等人有意交好。
太史慈当然不会拒绝,便与几人畅谈了起来。
刘备也打听到了,原来太史慈并非孔融手下。
早些年太史慈得罪了当地世家与州官,便到处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