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魏郡城高墙阔,强攻并不可取!”
荀攸观察片刻之后得出结论。
想要拿下魏郡只能智取,绝对能硬攻。
“谁说朕要强攻了,魏郡背靠白马河,前有七里河,东侧处于两河交汇之地,水源可是丰富的紧,虽说现在水位不高,但也足够用了。”
刘协的办法很简单,筑堤蓄水,然后水淹魏郡。
强攻!狗都不干。
“陛下,若是筑堤拦水,那白马河北面还有一条泜河,两者相差不远,且泜河更加宽广,若能联通,便然会使得水位快速上升。
只不过水火无情,魏郡内又有大汉百姓,如此作为有伤天和。”
荀攸有点不同意水淹魏郡。
里面百姓太多了,这一下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其实有没有那么多水不重要,壶关可还在朝廷手中,水位上升到能将魏郡围困起来即可。
到时候从壶关调兵,直取邯郸,然后右路军取内黄,魏郡就变成了瓮中之鳖。
只要他敢出来,朕就灭了他。
他若是不出来,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朕,一直北上了。”
刘协想了一下,也是。
<divclass="contentadv">虽然魏郡中有叛军,但大部分都是大汉百姓。
如今战事频发,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能多存活一点是一点。
都是自己的子民,还是不要妄造杀孽的好。
“陛下宽宏大量,实乃天下人之福!”
荀攸见刘协放弃水淹魏郡的想法,当即夸赞起来。
“你也不需要恭维朕,盯好袁绍,别让他有任何反击的机会。”
一人计断,两人计长。
刘协带这么多谋士出来,可不是外出郊游的。
是让他们替自己分析各种情报,判断袁绍的动作,以及其中深意。
然后交由自己汇总,做出最终决断。
这段时间里,荀攸、法正、杨修等人都对这场战斗做出极大的贡献。
对于袁绍的举动,更是判断的无一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