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也愕然,朝山下看去,却见有千人的骑兵,装备精良,在一员小将的带领下,正在开道。
那小将来到少林寺前,也不说话,只令手下骑兵驱散人群,打开道路。
众人虽然桀骜不驯,但面对千余精锐骑兵,也很识趣,纷纷让开道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少室山的上山之路,畅通无阻,再无闲杂人等。
只有九天九部等人认得,这小将,正是慕容复的义子,拓拔飞!
骑兵开道后,就见山下人头攒动,一个个汉子,头上包着红色的头巾,身上也是一身红衣,分成一列列队列,朝上山进发。
这些人脚步齐整,目光坚毅,有的队列举着旗帜,旗帜鲜红如火,上面画了一个日,一个月,合起来是一个“明”字。
而这些人一边朝山上走,一边喊着:
“明尊降世,圣火熊熊!”
“拯救苍生,天地大同!”
“世道黑暗,帝皇昏庸!”
“幸有明尊,执剑屠龙!”
统一的步伐,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口号,井然有序的进发,让在场的江湖人士无不色变,心中惊恐。
这些人的武功未必很高,但是江湖群雄却从这些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他们望尘莫及的东西----纪律性!
江湖人士都知道自己是乌合之众,而对方却不是!
而对方人马之多,简直是一眼看不尽,不多时,已经漫山遍野,占据整个少室山。
他们每一队到少室山,就原地站立,身姿挺拔,一个个目不斜视,凛然不可侵犯。
就群雄所见,对方足足有上万人,比在场的武林人士加起来都多。
玄慈只觉得匪夷所思,不知道这些人是从何而来,更不敢驱赶这些人。
只因对方训练有素,人数众多,人人手持兵器,一旦爆发冲突,百年古刹少林寺,霎时间就得灰飞烟灭。
随后,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玄慈的面前,正是大轮明王鸠摩智。
但还不等玄慈发问,鸠摩智却运转无上神功,在少室山最高的一处山峰上,铺设地毯华盖,然后放置了一个座椅。
做完这一切,鸠摩智运足内力,高喊道:“恭迎明教慕容教主法驾少林寺,慕容教主文成武德,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这一句话说出,只见少室山上,一排排的“红巾军”跪下。
紧接着,骑兵纷纷下马,半跪在地。
然后是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九天九部,十二连环坞,无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