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能!!!
他怎么能每说一句话,都精准地
戳!到!他!的!心!尖!尖!上!!
陈露阳站在桌边,眼神炯炯发亮。
刚刚马进这番“术语轰炸”一出口,瞬间就把他脑海中那些零散、模糊的点子提炼成了一个系统框架。
之前他想的只是想着“别再出错”“能照着做”。
但马进却把这个“照着做”的逻辑,上升成一整套“从经验中提炼通用规则”的方法论!
这和自己拍脑袋“整一份范本发技校”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所以我这是走了个捷径?”陈露阳乐呵呵问道。
马进笑了笑,语气悠然:“捷径谈不上,算是摸着石头过了河。”
陈露阳好奇:“怎么说?”
郭安礼接过话头:“你这等于是先看结果,再倒推过程——把成功的做法找出来,总结出通用套路。”
“这套逻辑挺像‘最小路径依赖’,也就是我们大一学的那个‘路径最短法’。”
“但大三学的内容就不一样了。”
他把几张卡片拍在一起,手指点了点纸上的工序字段:
“你看这些,每一道工序,其实都可以理解成一次‘操作决策’,它决定了一个‘结果变量’。”
“我们要是把卡片字段提出来,整理成结构化数据,再给每张卡加个‘合格’或‘不合格’的标签,那就能拿去跑一个多元判别分析模型。”
陈露阳懵了一下,试探的问了一句:“是多选题选对了几道的意思吗?”
马进乐了:“差不多。”
“但我们这个不是‘选’,是‘配’。配工艺组合。”
“比如说:扩孔方式、试配步骤、倒角顺序,这三个变量只要按照某种特定组合出现——我们就发现它成功率特别高。”
“像A方式扩孔+做试配+倒角顺序规范,这种‘A+B+C’的组合,成功率就能达到80%以上。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叫做‘优质组合’。”
郭安礼接过话头:“反过来说,如果某张卡虽然这次做出来没出问题,但它用的是‘D+E+F’的组合,那就说明它是走了一条‘高风险路径’。”
“我们就能提前标记出来,提醒技校注意:这个方法虽然这回没翻车,但不太稳。”
“等这套模型建好,我们就能给每一张卡片打个‘工艺组合评分’。”
“分数高的,是成熟稳妥的做法;分数低的,是容易出岔子的组合。”
说到这儿,他顿了一下,语气缓了缓:
“但这可不是说,低分就一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