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所有人顿时都松了口气。
两个小时后,随着最后一根缝线线结在不知疲倦的机械臂中固定和剪短,清创工作也顺利完成。
这场长达4个小时的艰苦抢救,在惊心动魄却井然有序的氛围中,终于落下帷幕。
伤者始终保持着稳定的生命体征,最终从鬼门关前被强拽了回来,当晚便顺利苏醒。
经此一役,三清的全功能手术机器人彻底俘获了外科医生们的欢心。
他们告别了开膛破肚的野蛮施法时代,就像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在天机翱翔的飞机驾驶员一般,以势不可挡之姿,一头扎进了微创手术智能化的新世界。
当然,要想高速冲进微创手术智能时代,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条件。
那就是手术机器人的价格。
在此之前,达芬奇机器人动辄数千万的高昂价格,便是阻碍微创智能手术普及的最大阻碍。
幸好,这次遇到的是国产巨头三清。
要论降本增效,终结天价,没有人比华夏人更懂。
无论什么东西,当华夏人生产不出来的时候,就卖得特别贵。
一旦华夏能生产出来了,瞬间就变成了白菜价。
盾构机,液晶面板,芯片,mri……都是如此。
手术机器人自然也不会例外。
******
昆市,三清总部。
“卫总,我们的手术机器人实在太受欢迎了。”
“很多医院的医生都跑来参观学习,然后都在问到底多少钱一台?”
“您看,我们什么时候把价格定下来,再公布出去呢?”
王大力斟酌着语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着平静,问道。
不过他那急促的呼吸,情不自禁挥动的双手,还是表露了内心的激动。
卫康将目光从手中的临床实验报告上收回,略一沉思,便给出了答桉。
“确实该到定价的时候了。”
“我记得达芬奇的手术机器人是3000万一台吧,那我们就把价格定在十分之一好了。”
“哈?”王大力听到这句话,不由愣住了。
虽然他早有准备,自家机器人肯定会卖得比达芬奇便宜,大概会在百万价位,但没想到会这么低。
毕竟都是百万价位,800万和300万,差距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