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师,请你暂时别和其他公司签约,给我一周时间,我一定能让李总同意。”
苏哲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徐翠在一旁,立即柔声说道:
“江总监,你这话就像我们求着群星签约一样。你刚才也看到了,优势权在我们手中,哪怕你说的3%,我们认真谈,也能谈到。”
她不是咄咄逼人的性子,如果换成严喜玲,现在就能怼得江友亮下不来台。
但即使只是实话实说,也让江友亮很难堪了。
他只能问:
“20亿保底呢?其他公司敢吗?”
苏哲却不想签保底,因为保底虽然保证了底线,但如果超保底了,发行公司就要抽取更多发行抽成。
苏哲认为,这反倒会让自己吃亏,干脆挑明道:
“我不签保底。如果观众不喜欢我,就让我赔钱;如果他们喜欢,那活该我大赚特赚,不是吗?”
江友亮语塞了,只能破罐子破摔地说:
“但我是所有发行公司中,最懂《秘密》的人!由我来操刀发行和宣传,会让它变得更加璀璨!”
他说这句话,根本没打算说服苏哲,只想在临走前挽尊而已。
毕竟他用自己的专业性,连自己的老板都说服不了,怎么能说服苏哲呢?
然而苏哲却感兴趣了,若有所思地看着他,突然说道:
“把你本子给我看一下,可以吗?”
苏哲注意到了,江友亮穿着一身得体的时尚西服,口袋里却装着一本黑皮本子,很破坏形象。
而在看电影时,他似乎一直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江友亮愣了一下,不自觉地将本子递给苏哲。
苏哲打开看了一眼,发现竟然中英混杂,顿时失去了兴趣:
呵,装逼货。
江友亮一愣,连忙说道:
“苏老师,我在七大的发行部门干过,遇到玻璃天花板,刚回国,有些专业术语不知道怎么翻译成中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谓玻璃天花板,就是大部分华人在国外,可以做到中层,但如果想再进一步,就会遇到无形的阻碍,如同一个玻璃做成的天花板,拦住了上升的渠道。
听到他的解释,苏哲也想了想,感觉没人会在只有自己看的本子上装逼,便继续看下去。
江友亮发现了转机,却担心苏哲看不懂英文,立即开始解释各个单词的含义。
苏哲无语地打断他:
“我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