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都在惊呼io不愧是国际比赛,出的题目难度和o不能比。
今天的比赛一开始,往届应届的竞赛大佬、高校老师、教授们就和六位参赛选手们一起——刷题。
这样的繁荣景象也让很多很多的数学爱好者们感到欣慰,这简直是他们过去不敢想象的场景,奥数一直作为只有数学爱好者们关注的冷门比赛,还是头一次迎来如此多的人观看和关注。
央视体育频道请的观察员看到网上的热闹和持续增加的看直播的人数,感叹道:“在io历届比赛中,像今年这样对io的关注度是前所未有的,令人惊讶。”
解说员笑着说:“恐怕也是后无来者了。”
去年的观察员老师说:“至少二十年内,很难再复制今年这样的热度。”
解说员笑着调侃了一句:“除非明年的io苏星辰继续参加。”
去年的观察员老师点头,略有些激动的说:“对!这不是不可以的!”
他低头看了眼桌面上苏星辰的信息,表格的某一栏中就有出生年月日,很认真的给观众们科普:“io比赛的年龄上限在二十周岁,我看苏星辰的年龄是虚岁十九岁,至少还可以参加两届。”观察员老师补充了一句:“如果明年她还能保持今年这样的状态的话。”
“这是很难的,众所周知,她是一个明星,平时工作很多,作为一个明星,能够参加这样的比赛已经非常难得,在已经毕业,精力已经被工作和演戏分散的情况下,还想维持今年这样的状态,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她今年能够进入io也是非常偶然的。”
主持的解说员快速的笑着补充了一句:“偶然里也透着必然。”
观察员老师知道自己口误了,连忙说:“对对对,偶然里透着必然,从她参加了那么长时间的竞赛还能拿到z省的省理科状元就能看出来,她在数学上有非常高的天赋,她如果明年还能在竞赛上面的投入时间,还能保持像今年这样,说不定还真的能参加明年的io。”对于苏星辰不能专心的搞数学研究,而是当明星,观察员老师心里也有些遗憾。
这样有天赋的人,合该进入数学界啊,然而每年的io参赛选手中,最终能够从事数学研究的人,微乎其微,都和苏星辰一样,去做了别的。
不过像苏星辰这样,当了明星的,几乎没有。
解说员看了一下直播上面的弹幕,问了一个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很想知道的一个问题:“那历届的io比赛上,连续参加的人多吗?”
“有的。”观察员老师点头。
主持的解说员知道,全民关注io的主要原因在于苏星辰,所以在解说的时候,也尽量把话题往苏星辰身上引,来维持观众们对比赛的关注度。
毕竟四个半小时的无声比赛,别说观众们会觉得无聊,就是他们两个解说员都会觉得无聊。
它不像足球比赛或者篮球比赛,整个比赛过程中跌宕起伏,观众们的神经也会跟着比赛紧张刺激。
“之前米国的有位参赛选手就参加过六届io比赛,获得过五金一铜的好成绩,比如今年的米国选手亚历克斯,就是第三次参加io比赛,在此前的两届当中,他也获得过两金的好成绩,也是今年的金牌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今年也将是他最后一次参加io比赛了,今年他的年龄已经达到上限,作为前年和去年的两块金牌获得者,亚历克斯的出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米国队基本上已经锁定一块金牌了。
“那你觉得苏星辰在这次的比赛中能获得金牌吗?”
观察员老师沉默了一下,还是老实的答道:“难!”
“今天的三道题还没出来,昨天的三道题网上已经有了,已经有网友把p1的题目解出来,但p3的答案目前网上还没有。”
主持的解说员赶紧微笑说:“好,下面我们来看今天的比赛。”
画面切到苏星辰他们比赛的现场去。
今天的比赛开始,试题发放,苏星辰他们也拿到了p4p5p6三道题。
四个半小时后,比赛结束,今天比赛的三道题也被公布在网上。
这三道题一出来,学霸们全都激动的投入到解题大军中去,学渣们早已经两眼发晕,脸上都是‘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