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这个产业领域上层和科学院支持,肯定是做不来的。
就算是做出来也是用不了的摆饰。
现在这两个工程进度还是一摊死水,需要更强力的推动、更明确的方向和指引才行啊。”
身为一个资深电子信息领域的专家,倪洸南对这个看得很清楚。
光EDA起码需要机关研发部门和生产厂互相支持。
光刻机就更不用说了。
看看后世ASML,那是几乎整个西方的势力在支持。
包括西方大资本集团以及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等芯片领域龙头。
又当爹又当妈,又当股东又当客户,才养起了一个ASML。
如果国内没有强力的产业支持,没有懂行人清晰的规划,就算是砸再多钱,兑再多的人,也不可能把高端芯片造出来。
想到这,彭万华就有点头疼。
倪洸南提的问题的确很关键,但这可不是他一个大学生能搞定的事啊。
尤其是他虽然给了钱,但顶多算是建立了名义上的关系,他基本上游离在这两个科研团队之外。
倪洸南虽然在参与,但人微言轻。
还有京大电子系的徐主任也在参与,但只参与了EDA团队,而且还同样做不了主。
真正想进一步推进起来,还得找科学院的刘领导。
但刘领导一是有各种事,不可能就为了这两件事耗费全部精力;
二是这两项工程牵扯太多,他也不能一个人就能做决策,顶多只能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念及此,彭万华的思路逐渐清晰。
搞不定就加入!
想在这两项工程上起到更大的作用,还得加入科学院才行。
之前,他还在思考,毕业了去哪个单位。
现在看来,他觉得是时候做出决定了。
“这个事情,后面我会去找刘领导沟通。”
彭万华知道倪老师搞科研攻关行,但搞关系还得靠他自己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