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比赏赐金银更让他们振奋。
刹那间。
明军将士的呐喊也在草原上空不断回响。
似是草原信奉的长生天,此时也不由为大明皇孙的降生一并欣喜。
“草原汉子,为戍家园,慷慨奋勇,也可谓之英雄!”
听到朱标还念及他们。
乃儿不花带着一众元兵士卒,同样冲着朱标齐齐下拜:
“多谢殿下!”
“多谢殿下!”
“殿下!”徐达率先起身,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递到朱标跟前。
“末将除擅军武外,别无所长。”
“多年征战心得,均记录在册。”
“若殿下不弃,末将愿将此物赠予雄英小殿下。”
听到这话。
朱标眼前一亮,视若瑰宝般目不转睛盯着徐达手中的那本册子。
可就在朱标缓缓伸手,打算去接的时候。
却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开口道:
“徐叔,此物乃你毕生心血,当传其家,何不交给允恭他们?”
这本册子的价值,朱标自然清楚。
或可说,此物珍贵不亚于武侠小说中的传世秘籍。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凡名将者,都是从大大小小数百场战役中拼杀出来,在无数生死险境中不断积累经验。
而用袍泽性命,用自己出生入死换来的经验,自然是珍贵无比。
除家中晚辈外,饶是远房姻亲也不愿相授。
甚至似扩廓这般略微偏执之人,即便是自己儿子也不愿传授,只是选有将才潜质的乃儿不花亲力教导。
正因如此。
朱标之所以培养允恭、冯诚、李景隆这些武将子侄。
并非是朱标看重门阀,不愿平民百姓贸然崛起,荣耀军中。
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