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继续循循善诱道:“如果推行市易法,在盐价升高的现在,官府就能平价推出盐巴,拉低市价,对不对?”
陈宁道:“对。”
苏轼微笑道:“那有一部分大商贾势必会对朝廷不满意,这些大商贾背后又是大官僚,所以问题的根节又会延伸到两个派系之间的内斗。”
陈宁不由得感慨,苏轼现在看问题果真一针见血,当他走出官场后,他依旧是那个睿智聪慧的苏东坡。
苏轼继续道:“换个角度去想问题,苏州府的困境要解决,但未必非要用市易法去解决。”
“啊?”
陈宁有些狐疑的看着苏轼。
苏轼微笑道:“老夫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你可以听一听。”
“它兴许可以解决苏州府盐价升高的问题,又不至于非要推行市易法,让朝廷两个派系再次争斗。”
“哦?”陈宁急忙问道:“请苏先生赐教。”
“谈不上,老夫和你说说方向,你自己去参悟。”
“好。”
……
西府。
章惇看着政事堂内堆积着的苏州府奏疏,不苟言笑的他,面上隐约带着几分兴奋。
最近苏州府的青盐价格在持续上涨。
食盐是整个民生需要的必须品,出了一点点差池,都会让地方民生不稳。
随着苏州的青盐价格持续上涨,这就导致了普通百姓需要耗费更多的钱财去购置盐巴。
章惇看到了机会,一方面让李师师那边配合陈宁在官家那边灌输市易法的概念。
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没闲着。
“来人!”
章惇叫来政事堂一名官吏,道:“去通知台谏,明日早朝,准备借苏州府事上书恢复市易之法,让他们准备好辩词。”
“喏!”
……
政事堂另外一处值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