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说着,一边露出身后明晃晃的工厂招牌。
拍摄完毕,郑全和郭姨眼巴巴望着来现场查
看进度的朱经理。
朱经理的秘书觉得这俩人没眼色,十分的嫌弃。
朱经理正拉着记者要去吃饭:“真是谢谢你们了,我在林家菜定了酒席,今晚不醉不归啊。”
记者刚才还义愤填膺的表情迅速变成谄媚,他一边虚虚的推辞,一边拍着胸脯保证。
“您放心吧,这期节目肯定火。”
眼看着一群人就要走了,郭姨急的要拉着秘书。
秘书烦躁,随手把包里的钱丢在郭姨怀里,郭姨没拿稳,钱差点被风吹走。
她丝毫不顾周围人的眼光,赶紧手忙脚乱去接。
确认了手里的钱足有四千五百块,她一脸喜色。
“老郑,咱们发了!”
一共六千块,这么多的钱,足够一家人很滋润的过一段时间了。
她高兴之余,心里满是得意。
郑小芸不把她的儿女弄到厂里算了,光是凭着这一次挣的钱,就比她郑小芸往家里交的钱多多了!
“发了,发了。”
她光顾着开心,并没有发现郑全那攥紧又颓然放下的手。
郑小芸知道这件事,还是被厂里的工人转告的。
食堂装的电视机,现在厂里订单不多,所以一日三餐的时间都开着,后来因为住在厂里的人多了,元棠也不省那点电费,一般晚上也都开着。
从晚上七点开到九点,这两个小时,很多工人都会在食堂里看电视。
郑小芸一般是不去的,因为她总是要忙着这些那些的工作,最近元棠还建议她去报个夜校。
“胡厂长就毕业了,在里面学到的东西不少,很有帮助。”
胡燕的短期班结束了,元棠能明显发现胡燕现在自信了很多。
之前她对服装厂的定位还是原先那种,厂子里的款式万年不变,那时候的胡燕对改变没有信心,也许是学历,也许是见识,让她觉得自己面前是一道透明的幕布,她费劲千辛万苦,却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其实在参加这个名头响亮的培训班之后,她也没有说是一夜开悟。
只是在上课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还有很多跟她差不多的小老板也在其中。
有一次课上,老教授点名让其中几人说说自己的发家过程。
胡燕第一次发现,跟那些人比起来,她的困境简直不算是困境。
其中有人是创业三次,都失败了,最后一次侥幸挣到了钱,现在开着一家工厂,听了老婆的话来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