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韩地真的不适合发展。
如果是他,他会以剿灭百越余孽太子天泽为由,进军吴越之地(反正也不是第一次打),既避开了秦国的兵峰,也能趁机占据吴越之地,至于楚国的态度,楚国总比秦国好对付。
局势如此危急,朝堂上渐渐出现支援韩国的声音。
石磊也不知道这是大臣们的真实意愿,还是收了钱。
他也没有探究的打算,反正他不会出兵韩国,他的目光放在燕国上,不断催促东北远征军早日完成航海适应性训练。
不管局势如何,他做好后手再说。
“禀王上,韩国使臣韩非求见。”朝堂之上,负责外交的大臣开口道。
这是说服魏王了?
“不见。”石磊直接拒绝。
倒不是他愧对韩非,而是他不打算支援韩国,既然不打算支援韩国,还是不见为好,他可不想听韩非洗脑。
第二天,魏国的消息就传了过来,魏国打算出兵救援韩国,已经在集结军队了。
魏国出手很正常,韩国被灭,直面秦国兵峰的就是魏国了,这唇亡齿寒的道理,魏国还是懂的。
韩非说服了魏国,竟然没有前往楚国或者赵国,有点出乎石磊的预料。
接下来几天,韩非每天都在求见,每次都被拒绝,连齐国的朝堂都上不了。
第五天的时候,韩非的求见方式变了。
“禀王上,儒家荀子协弟子求见。”一名大臣禀报道。
石磊沉吟一下,对旁边的鲁总管示意一下。
作为当世显学,荀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鲁总管高喊道:“宣,儒家荀子及其弟子觐见。”
荀子协韩非上殿,韩非看清石磊的模样僵了一下,然后很快又调整回来。
跟着荀子行礼道:“儒家弟子韩非拜见王上。”(儒家荀子拜见王上。)
石磊平静道:“平身吧。”
“谢王上。”(谢王上。)
“王上,臣下弟子韩非对当今天下局势有些见解,望王给他一个机会明言。”荀子躬身请求道。
“准。”
韩非出列开口道:“当今天下之势,秦国占据西方俯瞰六国……”
……
“故此,齐国理应出兵支援韩国。”
终于说完了,不愧是儒家和法家集大成者,说了一大堆,非常有道理,也是真的有道理,一点忽悠都没有。